2016年轉眼就過去一半,看完網絡上各路"大神"的年中總結,我也花了半天的時間,梳理了一下自己上半年曾經讀過的書、寫過的文章,順便對比了一下自己年初時隨心所欲寫就的那份"2016年度計劃",借以觀照自己是否"不忘初心"。
與網絡"大神"們的總結相比,我不得不汗顏地承認:在這剛剛過去的六個月中,自己的收獲實在是太"蒼白"了,計劃要讀的書單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不到,原本計劃一個月至少寫四篇文章,但就在三月,我不小心掉進《太陽的后裔》的大坑,放任自己看了部韓劇,整整一個月只寫了一篇文章……
原因和借口,總是有很多,也很輕易找到:上班時間工作忙;下班回家要陪年幼的孩子玩耍,忙忙碌碌就該睡覺了;周末睡個懶覺、整理一下家務,一轉眼,又到周一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想要好好做件"大事情"的日子總是在明天。盡管從小就會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但直到現在,我仍然還是個時間的"奴役",始終被拉扯著往前走。但看到大牛們的成就,也會心慌:同樣忙于工作、家庭和業余寫作,人家怎么就能持之以恒,利用有限的時間出書立說,取得那么大成就呢?
所以,我還是得在時間管理及自我約束及激勵上下功夫;而任何一個人,"古今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要想在某一領域獲得成功、取得成就,則必須得正面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排除萬難、堅持到底。
最近我在讀一本書《一個人,拼的就是堅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觀照自我、反思回味、尋找初心、勿忘堅持的"治愈系文章"的合集。全書共收錄了100多篇短小精煉的小品散文,每篇文章有一個主題,并由此引發議論和思考,帶領讀者一起在紛繁復雜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踏實一點。由于書中故事淺顯易懂,我選擇睡前閱讀,倒是一定程度上治愈了我的“睡前手機依賴癥”。
無獨有偶,我在讀這本散文集的同時,還讀了美國心理學家丹尼斯的《成功心理學》。這本書的主旨也在探索"成功"的意義及路徑,所不同的是,《成功心理學》力求從心理學的角度探求人們的思想、感受、行為,幫助讀者評估自己的人格類型、明確個人目標,掌握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方法,輔之以科學的時間、金錢管理方法和構建積極的人際關系,為讀者理清通往成功的路徑。
由于從心理學學科的結構論述,闡釋了眾多心理學概念,《成功心理學》讀起來稍顯枯燥,不如虛構類及故事類書籍讀來引人入勝。而《一個人,拼的就是堅持》則正好彌補了這一點:書中的文章篇幅不長,故事也淺顯易懂,還不時地引用馬云、奧巴馬、三毛、雅詩蘭黛女士等各行各業精英人物的名言,發人深省。文章中引用的故事,既有名人軼事,也有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你我他"的故事,在輕松的故事中讓讀者潛移默化地達到自我約束、自我激勵的目的;而講到時間和金錢管理,書中介紹很多實用的技巧。
我是個武俠小說迷。借用金庸小說中"武功秘籍"的例子打個比方,如果說《成功心理學》是每個練武之人"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所必須掌握的"內功心法"的話,《一個人,拼的就是堅持》中的一則則小故事,就是類似于"天山折梅手"、"桃花島碧波掌法"這樣具體的武功招式。人生之路漫漫,又何嘗不是一場行走江湖之旅呢?借用書中結尾處的一句話,在人生這場"江湖行走之旅"中"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