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一直都在流浪,無處安生,天地之大,四海為家。
家園:在輪回中我無法抗拒的一直屹立在這里,等春夏秋冬,等清晨到晝夜,等你回來。
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每一處都有它獨特的魅力,我像個拾荒者,走過一個又一個城市。然而,充斥我心中的荒涼又是什么?
落葉歸根,我始終要回來。曾夢想的仗劍走天涯,終是要在夢里的東西,在遙遠的地方,有我的家,我渴望的安定、溫暖都可以找到。小橋流水人家一直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但夢中的遠方卻不知在何處。曾記得奶奶斑白的頭發,曾記得鄰里鄉親的熱情招呼,曾記得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還有父親逐漸佝僂的身板,那曾經在我記憶里偉岸的身影。
小時候一直夢想離開的地方,現在成了我揮不去的牽掛,都說倦鳥歸巢,其實只是那家園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外面的世界何其之大,心里裝不下,只有在那小小的四方里,才能找到那種安全。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中她獨特的魅力。春天,萬物復蘇,枝柳上的一點綠意,春日溫暖的風使野百合綻放,她就像這溫暖陽光的仙子,令人陶醉;夏天,一陣輕紗似的的風吹起了她的裙擺,陽光下她的笑容明媚而憂傷,歲月的沉淀一覽無遺;秋天,秋風颯爽,銀杏葉隨處飛舞,她在銀杏漫天的季節里翩翩起舞,好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放縱;冬天,白雪皚皚的山川,她在這片白中那么與眾不同,溫暖的光在她周圍,抵御一切寒冷和風雪。
我們沉醉在城市的燈紅酒綠,忘記了家園的鄉土氣息。
在《舌尖上的中國》里有這樣一段話:“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里,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終于明白,家鄉是我心中永遠無法割舍的精神家園,那里有我的愛恨糾結,也有我最原始的激情和夢想,那里的每一枝柳條都系著我的離情,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無心的思念,那里的每一滴河水都有我深深的眷戀。
外面累了倦了,咋們就回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