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周未整理完的內容。
一、拒絕平庸
“懷疑”具有兩種含義:猜疑之意,即對某些人或事物疑神疑鬼,胡亂猜疑;疑惑之意,即對某人的觀點不輕信,持懷疑態度,而且懷疑得有理有據。
我們應該打破標準答案,做自己,擁有自己的思維。跳出從眾心理,通俗來說就是“隨大流”,心理學上稱之為“樂隊花車”效應,即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比如引導或施加壓力)時,開始懷疑并改變自己的觀點,行為,試圖讓自己與大多數人保持一致。一個人要想不成為他人的炮灰,就一定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暈輪效應
以對方某一方面特征來掩蓋其它特征的現象。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提出此心理效應。
暈輪效應產生問題包括以下三點:
暈輪效應習慣于以點概面,從個別推及一般,是人容易犯下盲人摸象的錯誤;
暈輪效應習慣于把任何內在聯系的兩種特征聯系在一起,從而讓人主觀斷定,有這一特征的人,必定也具備另一特征;
暈輪效應是一種“非黑即白,非好即壞”的極端性思維,很多時候對事物的判斷或許絕對化。
三、偏見對思維的影響
關于偏見,歌德曾經說:“人們見到的,正是他們知道的。”
1、經驗偏見:在經驗偏見思維的影響下,它只會對經驗進行機械性的套用,卻不善于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進。
2、利益偏見:從利益偏見的角度來分析,每個人都會無意識地從自己利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而且總希望所有的事情都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人性如此,無可厚非。
3、位置偏見:現在什么位置,決定了你有什么樣的思維。不斷地改善自己所處的位置放寬自己的眼界,使自己能夠更全面,更完整地認識事物的真相。
4、文化偏見:在人際交往中,彼此之間的交往是否融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彼此之間的不同文化。
四、逆向思維與人際關系之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要求一個人能夠將自己的內心的情感體驗,思維方式與對方聯系起來,并真正做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從而達到一種情感上的交流溝通。
誤會產生的根源有兩種:由于自身的言談不夠謹慎,精準,行為舉止不夠得體,導致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出現錯誤;由于每個人的經歷,學識,人生觀,價值觀,生存環境不同,嘗嘗會對同一件事,同一句話的看法不同,并用自己的主觀意見來判斷,猜測他人。
五、逆反心理控制術
逆反變成順從,四個方面:
1、多提問,少陳述
2、用可信度來緩解對方的抵觸情緒
3、激發對方的好奇心,從而減少他的逆反心理
4、進行立場轉換
以上內容均摘自《讓自己擁有別人拿不走的東西》。
…………END…………
點贊是最好的喜歡,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我是蟈蟈,寫寫生活小故事,讀后感,干貨。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歡迎來我的小屋做客,我們一起成長,用文字記錄我們走過的歲月,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