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先放一個非常適合學習的JS入門教程,今天先根據教程,簡單嘮嘮JS的歷史。
一、實驗環境
chrome的開發工具(Developer Tools)里的控制臺(console)是運行JS的理想環境
如何打開:
1、直接進入:
- option + command + J (mac)
- ctrl + shift + J (windows/linux)
2、開發者工具進入:
- 快捷鍵F12 或者
- option + command + I (mac)
- ctrl + shift + I (windows/linux)
- 然后再打開console面板即可,在提示符后輸入代碼,Enter執行代碼,shift + Enter 換行
下面你就可以在當前頁面打開來試一下,輸入以下代碼試試吧
function greetMe(yourName){
console.log('Hello' + yourName)
}
greetMe('world')
你可以試試有沒有打印出hello world
image
二、歷史(誕生及大事記)
- 1990年 李爵士發明了萬維網(World Wide Web)
- 1992年底,美國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NCSA)開始開發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的瀏覽器,叫做 Mosaic。
- 1994年10月,成立了 Mosaic 通信公司(Mosaic Communications),不久后改名為 Netscape。在 Mosaic 的基礎上,開發面向普通用戶的新一代的瀏覽器 Netscape Navigator。
也正是因此,Netscape發現瀏覽器急需要一個可以嵌入網頁的腳本語言來控制瀏覽器的行為
- 1995年5月,Brendan Eich 只用了10天,就設計完成了這種語言的第一版。它是一個大雜燴,借鑒了c語言,Java語言等多種語言。為了保持簡單,這種腳本語言缺少一些關鍵的功能,比如塊級作用域、模塊、子類型(subtyping)等等。
- Netscape 公司的這種瀏覽器腳本語言,最初名字叫做 Mocha。
- 1996年8月,微軟模仿 JavaScript 開發了一種相近的語言,取名為JScript。
- 1996年11月,Netscape 公司決定將 JavaScript 提交給國際標準化組織 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希望 JavaScript 能夠成為國際標準,以此抵抗微軟。
- 1997年7月,ECMA 組織發布262號標準文件(ECMA-262)的第一版,規定了瀏覽器腳本語言的標準,并將這種語言稱為 ECMAScript(之所以不叫Javascript,一是因為商標,二是為了中立性和開放性)。
JS大事記(引用自阮一峰JavaScript教程,侵刪)
1999年,IE 5部署了 XMLHttpRequest 接口,允許 JavaScript 發出 HTTP 請求,為后來大行其道的 Ajax 應用創造了條件。
2001年,微軟公司時隔5年之后,發布了 IE 瀏覽器的下一個版本 Internet Explorer 6。這是當時最先進的瀏覽器,它后來統治了瀏覽器市場多年。
2002年,Mozilla 項目發布了它的瀏覽器的第一版,后來起名為 Firefox。
2003年,蘋果公司發布了 Safari 瀏覽器的第一版。
2004年,Google 公司發布了 Gmail,促成了互聯網應用程序(Web Application)這個概念的誕生。由于 Gmail 是在4月1日發布的,很多人起初以為這只是一個玩笑。
2004年,Dojo 框架誕生,為不同瀏覽器提供了同一接口,并為主要功能提供了便利的調用方法。這標志著 JavaScript 編程框架的時代開始來臨。
2006年,jQuery 函數庫誕生,作者為John Resig。jQuery 為操作網頁 DOM 結構提供了非常強大易用的接口,成為了使用最廣泛的函數庫,并且讓 JavaScript 語言的應用難度大大降低,推動了這種語言的流行。
2007年,Douglas Crockford 發表了名為《JavaScript: The good parts》的演講,次年由 O'Reilly 出版社出版。這標志著軟件行業開始嚴肅對待 JavaScript 語言,對它的語法開始重新認識。
2008年,V8 編譯器誕生。這是 Google 公司為 Chrome 瀏覽器而開發的,它的特點是讓 JavaScript 的運行變得非??臁?/p>
2009年,Node.js 項目誕生,創始人為 Ryan Dahl,它標志著 JavaScript 可以用于服務器端編程,從此網站的前端和后端可以使用同一種語言開發。并且,Node.js 可以承受很大的并發流量,使得開發某些互聯網大規模的實時應用變得容易。
2009年,PhoneGap 項目誕生,它將 HTML5 和 JavaScript 引入移動設備的應用程序開發,主要針對 iOS 和 Android 平臺,使得 JavaScript 可以用于跨平臺的應用程序開發。
2010年,三個重要的項目誕生,分別是 NPM、BackboneJS 和 RequireJS,標志著 JavaScript 進入模塊化開發的時代。
2011年,微軟工程師Scott Hanselman提出,JavaScript 將是互聯網的匯編語言。因為它無所不在,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快。其他語言的程序可以被轉成 JavaScript 語言,然后在瀏覽器中運行。
2012年,微軟發布 TypeScript 語言。該語言被設計成 JavaScript 的超集,這意味著所有 JavaScript 程序,都可以不經修改地在 TypeScript 中運行。同時,TypeScript 添加了很多新的語法特性,主要目的是為了開發大型程序,然后還可以被編譯成 JavaScript 運行。
2013年5月,Facebook 發布 UI 框架庫 React,引入了新的 JSX 語法,使得 UI 層可以用組件開發,同時引入了網頁應用是狀態機的概念。
2014年,微軟推出 JavaScript 的 Windows 庫 WinJS,標志微軟公司全面支持 JavaScript 與 Windows 操作系統的融合。
2015年4月,Angular 框架宣布,2.0 版將基于微軟公司的TypeScript語言開發,這等于為 JavaScript 語言引入了強類型。
2015年6月,ECMA 標準化組織正式批準了 ECMAScript 6 語言標準,定名為《ECMAScript 2015 標準》。JavaScript語言正式進入了下一個階段,成為一種企業級的、開發大規模應用的語言。這個標準從提出到批準,歷時10年,而 JavaScript 語言從誕生至今也已經20年了。
2017年11月,所有主流瀏覽器全部支持 WebAssembly,這意味著任何語言都可以編譯成 JavaScript,在瀏覽器運行。
注:WebAssembly是JavaScript引擎的中間碼格式,全部都是二進制代碼。由于跳過了編譯步驟,可以達到接近原生二進制代碼的運行速度。
JS的發明目的就是作為瀏覽器的內置腳本語言,為網頁開發者提供操控瀏覽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