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周日的下午,我正在家里打掃衛生,突然接到同事小雪的電話,她說有事情拿不定主意了,想讓我幫她分析分析。我說,其實我也不太懂,要不你問問你媽媽?她說,對,我問問我媽吧,高高興興的掛電話了。
說實話,我不想再幫這個忙了,本身也不是什么大事,自己完全可以做決定,但是她喜歡是大事小事找人詢問像是怕自己做錯事情或是吃虧,但是別人幫她分析好她做好決定后,最后她還是要向媽媽再征求一下意見,并且不管自己之前怎么決定的,她都會聽從媽媽的決定。
遇到事情征求媽媽的意見當然沒錯,但問題是大事小事都要請示媽媽,這就有點問題了。
家里的燒水壺用什么牌子的?媽媽說用什么牌子就用什么牌子,廚房里要不要放一個置物架?問問媽媽,媽媽說先不買,好,不買,過幾天突然說買了個置物架挺好的,不對啊,不是不買的嗎?我媽說了,還是買一個放廚房左邊正好放點蔬菜水果挺好,就買了。沙發斤買什么樣的?讓媽媽去幫我挑選;小寶需要買鞋子了,正好讓媽媽陪我去逛逛……
真的,跟她一起共事這么多年,我聽到的最多一句話就是“我問問我媽”。
除此之外,只要一跟老公或婆婆有矛盾,她一定跟身邊的人吐槽完之后再跟爸爸媽媽匯報一下,整個過程說的很是詳細。
我們勸說過她,結婚了不要把家里的矛盾跟爸爸媽媽講太多,一是這樣的事他們也幫不了你多大忙,二是可能會讓爸爸媽媽對婆婆家有意見,這樣不利于兩家和睦。
后來我們發現,沒用,也就不再勸說。
再后來她經常說,我媽對我婆婆意見很大,也看不慣我老公在家好吃懶做的樣。我們笑而不語……
大家一直吐槽現在有很多男人即使是結婚了也是媽媽寶,事事都過問媽媽,簡直就是一個“巨嬰”。
那小雪這算不算沒有斷奶?如果是,那她為什么斷不了奶?我一直挺困惑這個問題。仔細分析有一下幾個原因:
1.獨生子女。因為家里就一個孩子,所以大多數父母事事為孩子考慮的很周全,這樣就容易讓孩子養成一個壞習慣,一遇到事情先張口問怎么辦而不是自己動腦筋想辦法。
2.父母尤其是媽媽的夸贊。從小只要乖乖聽話,媽媽會夸贊孩子很懂事,很聽話是個好孩子。這樣的鼓勵讓孩子形成的意識是乖乖女懂事才是好孩子。可是,這樣真的好嗎?父母是省心多了,可是孩子能得到什么好處?
作為媽媽,我也有女兒,我希望自己不要做成上面的父母。即使是再寶貝再舍不得,也要學會慢慢放手,她需要成長,長成她自己喜歡的模樣,我只需要在她需要引導和幫助的時候給她我的經驗分享讓她自己判斷。
返回來,再說一下,如果不斷奶這樣一直下去,會有什么影響呢?
家庭的不和睦已經看到了,不再贅述。那對自己和孩子會不會也有影響?答案是肯定的。
不管多大只要一直依賴,就永遠成長不了,這樣飛速發展的社會,于她能有什么好處?
孩子也一天一天長大,他所看到的以后他也會學著做,所以是培養了新一代的媽寶男嗎?
別人勸說沒用,只有自己意識到這是個問題,自己需要改變,那才會起作用。所以,真希望每一個人都早點意識到自己需要獨立需要成長,需要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