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還總是有點猶豫要不要上在職研究生,當時決定報名的時候想的就是圓一個研究生的夢。
小的時候就喜歡做夢,那個時候有一個北大夢(也許是因為太無知,當時只知道北大 和清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還記得,把這個夢想寫進了日記本,當時并不知道這個夢有多遙遠,有多難,只是到了高考的時候才認清了現實,所以,當年高考落榜的時候真的是要死的心都有了,后來硬著頭皮復習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落榜的人很多,心里算是好受一點(那個時候能考上的幾乎都是復讀生)。若干年的今天是無望在成為北大的學生了。
當我確確實實地知道被錄取的時候,我是很猶豫的,不是因為什么面子上過不去,早已開始修煉,按照自己想法行動,只把別人的看法當成看法而不是不需要求證的事實;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而是真真實實的感受。選擇走這條路,真的是因為需要嗎?還是想向別人證明什么呢?總是看不透自己,不明白到底要干什么。不自知。主要基于兩個原因 :1·我覺得我可能需要的知識類型不是那種從學校獲得的,我需要的是哪種能讓自己改變的成長的知,需要的實實在在能讓我改變的知識。2·我要考慮獲取這些知識的成本,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獲取這些知識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在不確定未來是否在晉級用得上的前提下。我其實苦惱了很久,這件事放在心里也很久 ,因為我不知道到底怎樣選擇是正確的。
就好像處于 世界的底端,不知道也想往上爬,但是就是不堅定,總是在半信半疑中度過,所以一直以來也沒有做成事。
今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和幾個老師聊到今年的招生工作,說是今年的形勢更嚴峻了,因為縣里邊新建了一所規模比較大的中學,大部分的學生都進城了。隨之而來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沒有生源,多余的老師的工作問題。以后,難道就這樣一輩子嗎?以后的路還很長,總要干出點成績吧?
所以,我決定選擇去,最不濟也會認識一些很有能力的人吧。這同時給自己也是一個很好的監督。最近一段時間的效率總是不高,晚上就是早早地就困了。比不上剛開始那段時間的勁頭,若是這樣任由這些壞毛病發展,那真的只有到猴年馬月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了,若是那個時候早已老的走不動了,那還有什么意義呢。要天天想,時時刻刻都要不斷琢磨怎么把一段時間賣出好幾份,怎么把那些瑣碎的時間串聯起來賣出去,直到,它成為潛意識中的一項能力。不斷改造自己的過程,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我總是在想,要想一個什么辦法,不斷的提高的自己的效率,能讓自己的效率更高一些,所以,有的人說視時間為生命真的不是裝,也不是矯情,真的很可能就是很真誠的、樸素的表述,現在,我總算是理解了。
然后,吃過晚飯,我就坐在這里,在網上看招聘信息,一來二去,差不多消耗了一節課的時間。心想是否能在學習的期間把學費掙出來,也不往出來學習一趟,見識一趟。我要這次北京之旅不僅不花錢,還要再掙一筆錢。甚至,在此期間我還可以嘗試著在網上授課,按照之前的想法行動,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有的時候是機會遍地都是,只不過是因為能力欠佳所以總是抓不住機會。我是抱著工作狂的心態出來的,是應該承認,生活不僅需要詩與遠方的理想,更需要把自己過程把自己當成拯救這個世界的英雄,更需要把生命活出意義。以前上學的時候其實挺害怕聽見別人說自己很努力學習的,當然并不是因為事實上自己不努力,而是相反,自己挺努力的,我覺得這不是贊賞。但是現在,我很希望自己成為工作狂,心里早已經能消化別人的意見,他們的看法早已不能左右自己的行動。我很希望能有那種做一件事能夠專注到忘我的境界,只可惜,這是我一直都沒有的。
既然要找工作,看到那些明星學校的招聘條件,若是能夠成為那些明星學校的老師就好了。其實心理是是很有落差的,不得不承認,自己三年來的成長很慢。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安逸的舒適的環境里,錯過了很多。有時候,我就會自己安慰自己說,無論在哪,我都一定會做好自己。不是也有很多,在外面混不下去回來的人嗎?去大城市發展,當然不見得都是好處,上班的地方與居住的地方,肯定比較遠,肯定比較費時間,最終,都一樣,目的都是自己要不斷成長。
所以,我瞬間就想明白了,看著外面那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自己下出了一身冷汗。之前總是在這樣的時刻選擇錯誤,希望這一次不一樣。我無法向其他的人說明白這個道理,沒有偶像那樣的說服力,也沒有偶像那樣的影響力,我還害怕。目前來看,我還是希望在穿梭于人群的披上一件普通的外衣,省得麻煩,省的不必要的解釋。等到有一天,足夠強大,強大到因為自己的成長的能夠吸引一群人,影響一群人,有一群人支持自己的時候,那個成長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時候,我在脫掉那件保護傘,然后進入另一種全新的生活。之前也會迷茫,只不過那個時候遇到問題不會解決問題,只會一逃避,等待,甚是那個時候的努力都是瞎努力。可是,現在不一樣了,雖說還是新手,但是我覺得我已經學會了方法,接下來就是照著一遍一遍的做就可以了,沒什么難的。
這個世界,不論以何種方式掙扎的人,懷有英雄夢的人太多了,愿他們也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