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磊少
10月11日,今天阿里云棲大會開幕,這場科技界的狂歡將會帶來哪些顛覆性的改變呢?有趣的是,在云棲大會前夕,馬云宴請13位頂級科學家齊聚一堂,這是要搞事情啊。
昨日下午,應邀前來參加云棲大會的院士科學家來到了杭州阿里巴巴總部,和馬云座談。出席本次座談會的嘉賓可謂是星光熠熠,包括了兩位中科院院士、一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七位IEEE Fellow(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在內的13位全球頂級科學家,其中有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院士、定義了“計算思維”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eanette Wang、全球人臉識別技術“開拓者”和“探路者”湯曉鷗教授等。
科學家陣容可以說是非常強大了,他們的科學研究成果可以說是推動了科技的未來發展趨勢。而今應邀前來參加阿里云棲大會,共同探討科技的前沿發展,那么問題來了,阿里巴巴是想搞什么大事呢?
有意思的是,在這群科學家面前,馬云也是收起了自己的傲氣,老老實實的在做筆記,記錄下科學家們的精彩發言和觀點。
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馬云就在公司首屆技術大會上動員全球兩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身“新技術戰略”,啟動了“NASA”計劃,要面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
而后在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作主題演講。在長達約20分鐘的演講中,馬云對新成立的達摩院、企業家精神以及未來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1.我確實不懂技術,這不丟人。但不懂技術還裝懂的人,那才丟人。
2.阿里內部不允許吹兩個牛:第一是技術強大,第二是服務做得好。
3.達摩院必須具備盈利能力。未來五年,阿里巴巴會對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作為啟動資金,但未來要靠自己掙錢。
4.阿里巴巴要活102年,每天度日如年,非常艱難。阿里巴巴沒了之后,我們要留下一個研究院。所以達摩院要活的比阿里巴巴長。
5.我說就叫達摩院(DAMO),這個名字叫著叫著就習慣了,英特爾、谷歌等起初也不習慣,后來叫著叫著也就習慣了。
6.想要成為偉大的企業,就需要解決偉大的問題。
7.未來阿里巴巴的利潤來自技術,而不是規模。未來市場規模不是靠預算,而是靠創新。
8.有人說阿里巴巴是外資企業,其實我們是利用外資最好的公司,服務于中國市場。我們絕大部分是外資,用了美國、日本的錢服務中國市場,我們也要服務全世界。
9.未來十年,企業家不能跟科學家結合、沒有科學意識,是走不久的。所有的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意識,以結果、效率、公平為導向。
10.對于下一次技術革命,如果沒有想象、沒有擔當、沒有學習,人類是悲哀的。
? ? (碼字不易,若覺可讀,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