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羅宇博加入高古樓,一路見證自家網站從“新手上路”到玉溪人氣社區。去年,高古樓轉型APP,上線一年,覆蓋用戶11萬+,周活2.6萬+,千帆周榜穩定在前10。
過去60天,高古樓APP7日留存率超過40%,每人每天使用時長達21分鐘,月度使用時長約合630分鐘。
▲高古樓APP日使用時長分布明細
羅宇博覺得,高古樓又迎來了新的高速發展期。
▲2016年12月人均月度使用時長百強榜(部分)
做了四件事 第一批用戶就這樣來了
我們請羅宇博作了一些追溯。
首先,APP上線以后,他們首先“模仿”了其他站點,在PC社區帖底部添加“內容來自高古樓手機客戶端”字樣,讓用戶知曉:高古樓也有APP了、用APP發帖更方便快捷。
▲帖子顯示“來自高古樓手機客戶端”字樣
同時,在微信底部增加引導字樣,引導用戶通過閱讀原文鏈接,下載APP參與文章互動討論。上線初期我們也做了大家都在做的臺歷寶寶投票,在PC端和微信端進行文章和貼片廣告的大量宣傳,引導用戶只能在APP上報名和投票。
▲高古樓微信底部引導下載
其次,除了上文提到的臺歷寶寶,高古樓還開展了一系列的有獎活動(免費送流量、免費看電影、周末徒步)等,大小活動穿插,注意節奏,通過PC端和微信端發布活動招募貼,引導用戶下載APP參與活動,活動過程中引導用戶在本地圈里發布內容,增加互動性,也吸引用戶的朋友一起來參與點贊和討論。
并且,通過私下短信、微信,手動邀請了社區老粉下載APP,這部分成了高古樓APP的第一批核心。
最后,軟文不可少,這方面借鑒了千帆平臺上其他兄弟站點的分享,大家都做得很好。
劃重點:下載場景預設/有獎活動引流/手動邀請核心用戶/軟文
APP專享活動順勢培養用戶習慣
從PC到APP,一些老用戶需要時間適應,為了培養用戶使用習慣,高古樓初期參考了化龍巷、昆山論壇等站,開展了一系列“APP專享活動”——即利用APP本地圈的話題功能,在PC端發布活動貼,“曬自拍”、“我要上封面”等有獎話題的推出,讓用戶下載APP參與互動,漸漸養成了使用APP的習慣。
▲APP專享有獎話題活動
并且,發布關于APP金幣用途的引導貼,強化APP金幣的作用。引導用戶從APP端發表內容,獲取更多金幣來兌換獎品。
劃重點:社區內開展APP專享活動,引流的同時讓用戶養成APP使用習慣
在錯誤時間拉來一大批用戶是害自己
為什么這么說?羅宇博回憶,在推廣初期,他們曾在不適合的時間做了一場婚博會。
“當時地點選擇也沒有過多考慮,導致了通過APP報名的上千名用戶最終到現場的只有一百多人,參展商家也對我們非常不滿,成交量寥寥無幾,論壇上也是罵聲一片。”
這次失敗后,做了許多經驗總結,比如在推廣時一定要結合準確的時間點來做,從活動框架的制定,招商方案,現場采點及布置,活動當天的突發事件的緊急處理都要提前做好詳細的規劃......
了解后發現,對于不同類型活動的操作,高古樓都有一個整體思路——
大型線下活動
至少提前3個月準備,前期宣傳,招商和活動場地的選擇(其實我們對大型活動的經驗也比較少,也是從“千帆一課”里學到的一些經驗來操作);
▲臺歷寶寶線下頒獎儀式
投票拉新活動
每年最多4次,每次投票活動用戶群體都必需不同,每次活動必須提前2個月準備(因為我們當地人口比較少,拉票時朋友很容易重疊,如果投票活動太過于頻繁,潛在用戶會很反感,對拉新沒有好處);
▲玉溪商家人氣評選
小型聚會活動
每個月一次,每次必須提前1個月準備,指派一個編輯負責活動的策劃對接和組織用戶互動。這種活動基本是公益性質,偶爾會拉一些商家贊助禮品,好處是增加了現有用戶的粘度,也能直接從老用戶身上挖掘新用戶,由此帶來的新增的用戶留存率會比較高。
線上推廣同時,有條件的話會做做地推。根據活動類型,做一些展架和宣傳海報,粘貼在商家店內和一些人流比較大的商場同步宣傳。
“推廣一定不能著急,內容才是留住用戶的根本,只要有了優質內容,再加上合適的推廣,用戶一定會留下來,反之如果一味的追求裝機量,沒有內容產出,用戶就感覺裝了APP沒什么意義,再想讓用戶二次安裝就很難了。”
什么樣的內容更適合APP傳播
PC和微信時代要求圖文并茂,長篇大論。在APP上,羅宇博卻發現用戶在看這種內容的時候很疲勞,很難產生互動。
他認為,APP更需要的是精確的碎片化內容,一段話或者幾張圖能表達出本地發生的大小事,就能讓用戶有參與感和歸屬感。關于通過內容搶占用戶碎片化時間,他總結了四點:
對于娛樂新聞和全國性新聞,個人不建議推太多,大型門戶網站的內容更全面更專業,大量推送這些內容反而會讓用戶感到陌生和反感,內容實在稀缺的,可以穿插下發一些千帆云的內容;
在本地內容不多的情況下,尋找一些和用戶生活息息相關、能讓大家產生共鳴的內容。每個同事的朋友圈,微博,本地新聞網,貼吧,這些地方能尋找到的本地內容,只要合適就可以轉載拿來用;
用戶在本地圈發表的優質內容,也可以推送到首頁信息流,本地圈本身就是碎片化內容,大部分都是以圖片為主,只要是有話題性的內容,就可以推送,似乎這塊是大家所忽視的;
早前,高古樓沒有過多考慮APP首頁排列的方式,都是默認顯示。運營一段時間后發現用戶體驗不是很好,感覺首頁很雜亂。后來經過研究,首頁內容以4+1的模式分開,4個小圖帖子+1個橫幅圖片(或者3張小圖),讓用戶瀏覽首頁時有段落感,這樣就不會太疲勞。
【延伸閱讀】
觀點:
重點精華內容分時段推送, 適應用戶閱讀習慣
早間和午間推送
用戶特點:時間碎片化
更適合推送最新熱點,短平快內容
早間以“看”為主:民生、小八卦、獵奇新聞,午間“看”佐以“互動”:除了本地新聞,美食、情感、消費等短平快信息和簡單話題討論也是很好的選擇
晚間推送
用戶特點:時間相對充裕
更適合推送觀看性強,互動性強的內容
裝修、婚嫁、旅游、集合型八卦、情感討論等
——整理自“重慶購物狂”創始人分享
不管是做PC還是APP社區氛圍很關鍵
好的氛圍環境才能提升用戶粘度,這也是高古樓APP使用時長這塊做的不錯的原因之一,言于此,還得說說他們的社群思路。
其實社群運營是非常累的一件事,羅宇博強調:挑選進群的用戶卡得很嚴格,不允許商家加入,群內發廣告或低俗內容就直接送機票,保證了每個社群的質量。
由于人員緊張,高古樓現在只有一個小編在負責社群運營。每天都有上百條添加好友信息,每天都要和不同的用戶互動,每個社群都要隨時互動和維護,用戶的需求和疑問都要一一解決......確實很忙。然而,每當高古樓做活動,社群的好處就凸顯出來了——大量的用戶信任站點與小編,參與度非常高,親子活動60%的報名都來自社群。
“現在的整體氛圍您滿意嗎?”
“現在的氛圍我覺得很好,群內討論的都是和群主題有關的內容。”
期望肯定是有的。接下來,羅宇博希望繼續放大社群的價值:
“親子群,這塊內容是做不完的,積累到一定用戶的時候,向著實體化進軍,結合海量用戶和線上線下的互動,做成線下親子體驗館,完善本地母嬰市場的O2O解決方案。”
對于每一個新入職高古樓的員工,羅宇博都會重復一句話:不要為了工作而工作。做網站就像養育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培育,才能讓她茁壯成長。
八年后,羅宇博與高古樓都來到新的路口。
21分鐘,只是個開始。
出品 | 千帆云
策劃/編輯 | 泰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