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倉廣的《做事的常識》里面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講一個閱讀困難的人如何開始養成閱讀的習慣。
用的什么方法呢?不是列一個長長的書單,不用什么番茄鐘每天堅持25分鐘,也不是加入興趣小組,繳納高昂的打卡賭注費用;你只需要每天做一個動作就行:
就是利用每天在路上的每天把書打開一下。對,每天只是把書打開一下,開一下,一下,下··· ···
只要每天睡覺前,就立刻把書打開一下,不管打開之后他是不是能順利看完,或者不小心睡著,他都堅持這么做。果然,這個方法讓總是抱怨沒有時間的那位先生有時間看書,并且看完越來越多的書了。
一、最重要的是開始,而不是方法
我在自己的閱讀訓練文章《從學渣到學霸的閱讀游戲-蠻荒時代的生存手冊》里面其實也用到了這個方法。
其實現在市面上很多的閱讀書籍都在講如何閱讀,跟閱讀相關的書籍也一大堆。但卻有想象大家都在教我們如何跑馬拉松,卻忘記了我是一個對跑步沒有感覺的人。
閱讀也是一樣啊,我們身邊很多朋友其實是對閱讀一點興趣都沒有的(讀這篇文章的你應該不是)。那如何讓他們能體驗閱讀樂趣和成就感呢?重要的并不是方法,而是讓他們在自己的每天業余時間里面,慢慢養成閱讀的習慣。
所以先每天都打卡就好啦,每天看多少都沒關系,看幾頁也沒關系,先看嘛,先培養感情。經過一個月的小堅持,很多小伙伴在第一個月的“蠻荒時代”慢慢發生了改變,他們已經不再對閱讀有恐懼了,閱讀對他們不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慢慢地他們就開始發現自己居然能一個禮拜看完一本書了。
一個禮拜看完一本書是什么概念呢?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如果能一周一本書,也就是說我們能在閱讀這件事情上干翻島國!要知道一個月前,這些伙伴可都是對閱讀完全是頭疼的要死的人啊。
二、每天都堅持誰也做不到
一旦你開始了一個習慣養成,就會有無數的小魔鬼在你的腦海里阻撓你放棄。
21天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么?不可能的,這21天里面你一定會經歷各種間斷,甚至是徹底放棄。
所以如何讓一個習慣能堅持下來呢?
答案是:不可能。
自從我寫了一篇文章廣而告之《每天4點起床,半年后就當主管了》之后,很多小伙伴就問我,哇你怎么堅持的啊,怎么做到的啊,其實我哪有每天堅持,每個禮拜總有那么一兩天晚上貪玩,白天貪睡啊,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那個啥啊啊啊啊~~~
但是這又什么,一年我有250天是4點起床的,中間間隔的110多天都奴家確實起床失敗了嘛!
三、自己給自己獎勵
很多人看到網上各種大神曬自己的年度計劃月度計劃的時候,看地熱血沸騰,我曾經也是這里腦殘粉。看到人家做的手賬就買手賬筆記本,結果一年下來,讀書的《春夏秋冬-禪趣》四套記事本,行動派的筆記本··· ···買了一堆,結果每本都是熱血寫了堅持了幾頁,就再也堅持不下去。
即使是按照第三條的樂觀派統計,也不過寫了幾十篇日記而已,每天堅持手賬的習慣養成失敗。
哎,干點別的吧!
于是我這個視覺化動物瞄上了另一個習慣“手繪”,這個時候我就開始學會給自己設定一些獎勵目標了。比如畫完個手繪本到最后一頁,我就會得到一個大禮物:
后來我再次把這種階段性獎勵應用到了我的英語學習上,為了降低難度,保險起見,我的第一本英文書閱讀我選擇了Roald dahl的《THE BFG》,導讀上顯示這是7-8歲兒童看的英文書。我覺得以我的英文水平和實力,絕對很有挑戰,恩,先逮一只小蛤蟆把它捏出屎來!
恩,就這樣開始了,然后我給自己設定了一個階段性獎勵,第一本書如果看完,我會獎勵自己一個BOSE的主動減噪耳機QC25(對,就是那種戴上之后過馬路根本聽不到汽車聲音很容易被撞飛的玩意)。
完不成的懲罰呢?完不成,我就把這本書連封面一起吃掉,吃掉,吃掉。
四、嗨~失敗了,大不了重來
小步開始,鼓勵性堅持,如果還是失敗了呢?
回想一下2015年我失敗的習慣養成案例吧:
三階魔方
吉他
老友記學口語
PPT信息圖
每天給媳婦寫情詩
··· ···還有很多,就不丟人了。
但是失敗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啊,所有的美好都是要付出代價才能得到,一個好的習慣也是啊。
但是如果它值得你繼續去追求,那就重來好啦。
還是那個步驟,先開始,再將目標分解為每個小階段去實現,每個小階段不斷給自己設置獎勵和懲罰。
最后,就是繼續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每天變得更好一點點,也足夠了不是?
總結:
回到主題,如果你想養成每天都讀書的習慣,可以嘗試以下方式:
1.包里永遠塞一本書
2.每天去買一本書
3.每個月去圖書館刷光你的借閱卡的借書額度
4.每天把書打開一下
上面的藥可以單獨吃,也可以一起吃,一個月療程保證有效,沒有用,別怪我!
開始你的習慣養成計劃吧!
END.
只要注明作者和出處,轉載不需要和小六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