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分別說“再見”時,人們常常會以為還會有再次重逢的機會,一切都可以挽回,一切又都可以重新來過,可曾想,意外來臨時,我們無法選擇,陰陽相隔,將生者與逝者永遠的分開,
我們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來,我們毫無準備,也來不及準備,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戛然而止,
我們常常在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死亡又意味著什么?
當我們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時,最想實現的愿望是什么?
這本《天藍色的波岸》給出了我們一直尋找的答案,英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亞歷克斯?希勒(Alex Shearer)在這本書中娓娓道來,回答了這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他從一個11歲小男孩的視角,以獨白的方式講述了小哈里車禍喪生后,為了完成未了的心愿,在一個相差150歲的名叫阿瑟的幽靈幫助下,乘著彩虹重返人間的奇幻靈魂之旅。
作者用這種獨特的方式給我們上了一堂死亡教育課,啟發人們對生命哲學的認知,撥開迷霧,學會關愛、成長,珍惜當下。
整本書以一個11歲小哈里的口吻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孩子在去往天藍色的彼岸的途中,他的焦慮、他的煩惱以及他的淘氣、頑皮,這么深沉而悠遠的生命話題,被作者通過一個童話故事勾畫的如此溫暖、深情,處處充滿著愛意。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被它的封面打動了,封面上一個小小的小不點仰望著幽藍色的有著點點繁星的天空,他孤獨的站在那兒,仿佛不知要去向何方,也許他在等待,等待了卻心愿后走向這個天藍色的彼岸,實現生命的輪回……
一直以來,我們雖然已經長大,已為人父母,但面對死亡的話題,常常選擇避而不答,更別說跟孩子聊起此類話題,這么沉重的生命話題,我們不知從何談起,也無法用輕松愉快的方式交談,
今天翻開《天藍色的彼岸》這本書,我第一次看到作者可以用這么有溫度、這么清澈、這么有愛意的語言闡述死亡、闡述生命、闡述親情和友誼,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平和,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
一、 重返校園:
小哈里從文書桌旁偷偷的跟著他的幽靈小伙伴阿瑟溜回了人間,一心想著,那些跟他吵過嘴、打過架的同學,一定會特別傷心、難過,甚至內疚不已,還有那個弄傷他后背的杰菲.唐金斯,一定更難受,因為他沒有機會跟哈里道歉了。
但是當他重回校園時,發現一切都照舊,而他的掛衣鉤、他的課桌,他的中場位置,他原有的一切都由新的同學鮑勃.安德森代替,課在繼續上,足球場上的同學依舊在奔跑,同學們并沒有因為他的離去而改變,
雖然,哈里最后在教室的后墻上,看到了滿滿一墻,同學們寫給他的小詩、文章,還有校園里那棵寫明獻給哈里的小樹,他看到了同學的思念、同學的道歉,
知道他會永遠活在同學們的回憶中,但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他走了,生活還在繼續。
二、 告別家人:
完成了跟老師、同學的告別,了卻了最后再看一眼心愛的課桌的愿望后,小哈里就只想著回家看看,他的內心是矛盾的,既希望爸爸、媽媽、姐姐因為失去他而憂傷,同時更希望他們放下悲傷開開心心的生活,
當他在墓地遇見爸爸時,他看出爸爸很難過,臨走時,爸爸說,明天還會再來。哈里心疼爸爸,雖然希望天天看見爸爸,但他更希望爸爸開心,
回到家,小哈里看到爸爸、媽媽、姐姐都在強忍悲傷,因為日子還要繼續,看到家人傷心,小哈里也很難過,
他不想這樣,他想讓姐姐阿蛋知道他愛她,他已經原諒了她,原諒她曾經說過的話,哈里用意念讓姐姐的筆在紙上寫下了“原諒我,阿蛋,原諒我說過的那些話。我也愛你。阿——”
盡管沒有寫完,可姐姐看懂了,她知道在天堂的弟弟已經原諒她了,這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景,讓人看了潸然淚下。
最后,哈里趁著彩虹回到了他鄉,了卻心愿的他,不再糾結要去往何處,他義無反顧的走向了那個天藍色的彼岸,實現人生的輪回。
作者通過《天藍色的彼岸》這本書,告訴我們,死亡并不可怕,不必畏懼,不必回避,要學會珍惜當下、珍惜身邊的人,學會原諒,學會說“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