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權意識,簡單來說就是知道某樣物品是屬于“你的”,還是“我的”了。
? ? 小家伙還小的時候外婆帶他上小區的游玩區活動時,一般都是推個嬰兒車,帶上水杯就行。七個月左右的時候,他開始對人家的東西產生興趣。那時候外婆會給他帶幾個常玩的玩具。但是,到活動區域時,小家伙都是使勁抓著自己的東西,可眼睛卻盯著別人手上好玩的。遇到比較大方的小孩,會玩一會人家的東西,只是自己的肯定不會給別人。有一次,帶的東西比較多就放了一部分在嬰兒車里。不知什么時候有個小姑娘就過去直接拿著玩了,被小家伙看見,眼睛只盯著人家手里的東西哼哼叫。也是從這段時期開始,我們開始教育小家伙別人的東西不能碰,如果別人不愿意分享玩具也不要哭鬧去搶。雖然很多人認為小孩懂什么,但我一直認為小孩其實都懂,只要大人平等地與他溝通。
? ? ? 再大些的時候,小家伙出門會坐不同的車車了,有姑姑送的滑板車,舅舅送的電動車,還有表叔叔送的猴子搖搖車。每次帶這些車出門,尤其是后兩樣,定會引來其他小孩的圍觀、撩起他們想坐的欲望。在與小家伙溝通,一般只能是與人交換玩具的前提下,小家伙會勉強去玩別人的東西了,但是,眼睛一定是看著自己的,也不好好玩了!有時,在遇到別人有好玩的東西,即使玩到即使分開也不愿意歸還的情況下,外婆都會教育小家伙,這是別人的東西,不能帶回家。經過幾次略帶哭鬧后,現在只要好好說,小家伙也會很平靜地將東西還給他人了。不過,比較好氣又好笑的是,有時候小家伙會故意拿著自己的東西去與人交換,但不會先把自己的東西給出去,再拿到別人玩具之后會立馬將另一只手收回來,這樣自己就可以玩兩個了。
? ? ? ? 在家里,小家伙對大人的手機非常感興趣,會拿著外婆的手機用手劃來劃去,會拿著我的手機按下端中間的按鈕,看著屏保上的全家福叫爸爸媽媽,還不停地“嗯嘛嗯嘛”地親。但更多時候,在他準備去拿我手機之前,我就會拿過來說:“這是媽媽的,寶寶不可以拿!”有時候他已經拿在手上了,我就說:“這是媽媽的手機,還給媽媽!”幾次之后,小家伙每次想拿我手機時會指著我,說:“媽媽!”意思是:這是媽媽的。然后拿起遞給我。有一次,只有我跟他兩人在家,我把手機放在他的游戲墊上。后來,我起身去做什么事的時候,他就朝我的手機爬過去,但同時也看看我。他看到我盯著他,就把手機輕輕一推,說:“媽媽!”但我轉身一剎那,他又立馬去拿,這時,我又看著他,他發現后立馬將手機拿起來往前一扔,仿佛拿了個燙手山芋。
? ? ? 雖然當時這個場景看起來很好玩,但我也很開心,小家伙對東西的歸屬問題已經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了。暑假回老家后,小家伙還可以說“阿公車車”“婆婆鴨鴨”這樣的名詞所有結構了,語言比行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