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開了個什么店?”中國娃的那個。餓了么最多一單簽到近800軟妹幣。”波仔竊喜道。準備進軍大資本圈的盈妹“我準備開酒莊了,我姐簽的是一個法國酒莊的,有的品種只有我們家自己有。”在帝都搞婚禮策劃的大月緊追,“我前幾天逛了一下各種酒類的批發商,我才了解到,原來利潤這么大。”“利潤大到不要臉。”波仔憤憤道。在南方拼搏的小明追著說,“有沒有需要物流的,合作下,我這運力資源百萬+。”小龍不屑,在群里曬著他們公司的豪華的中西合璧的午餐。
我這種潛水專業戶,看著石沉大海的初中群,終于復活,并且火熱起來,而且話題也脫離了嚼到發柴的回憶,變得有聲有色的,我真心地感到高興。
92前后出生的娃娃,99年入小學,08年初中畢業后,大家就各奔東西了,膽大的直接下海融社會,傳統的繼續拎起書包開始另一段學校,家的兩點一線生活。無論作出什么樣的選擇,生活還在繼續。好像只要作出決定,腳下便一點點生出路來。現在看看群里,沒讀過高中的,也不見得處在朝不保夕的風口浪尖上,名牌大學出來的,也不見得出入科學院,各種高級會所。當時成績一般的,現在在很多方面都嶄露頭角了,雖然很多也是依父母,靠背景,但現在也很少被人詬病,反而說人家投胎投的好。不管怎樣,背景也是一種優勢資源。
想想以后,群里估計成功人士還會陸陸續續的出現,各種曬娃,各種油鹽醬醋茶,想想那時候也是蠻不錯的,也許接下來的兩三年我就會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