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裝逼帶我飛.png
十一長假即將來臨,可預知的一件事是今年的旅游出行人數又會再創新高?,F如今的中國人對待旅游,就像是飛蛾撲火般地奔赴景區。我們對旅游的渴望,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膨脹,可能有幾個原因:一,我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二,我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受歪果仁影響也崇尚能像歪果仁一樣一年花大量時間來旅游;還有就是,我們工作壓力太大了,內心的焦慮想通過旅游來排解。
如果你是因為第三個原因想要去旅游,那請先停下來想想,你的焦慮來自何方,旅游是否能真正排解內心的焦慮?
我們這群已不太年輕的85后,內心一直處于焦慮狀態,社會如此快節奏,尤其是互聯網行業,新興的領域正在創造更多更年輕更富有的有才人(網紅、內容創作者、自主創業者等),而我們仍陷在朝九晚六的日子中找不到存在感和成就感,渴望放松卻又不敢放松,生活工作上充滿了挫敗感。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吳曉波頻道的一期節目(關于中產階段的),他把中國現在的人口從財富區分成幾個階層,
- 吊絲人群,表現是基本為月光群,到年底也沒有存款,是無產者。
2.小白階層,每年可支配收入用于投資、理財大概在10萬-50萬人民幣。
3.中產階段,每天可支配財富在50萬-500萬人民幣,工作收入與其他收入比例占比大概是一半一半,甚至其他收入已超過工作收入。 - 資產階段,一年可支配財富在500萬以上。
看到這個階層劃分,內心又崩潰了,又一次被輪為無產者,內心的焦燥更嚴重了。
我身邊很多人、朋友都處于這樣一種狀態,包括我自己,如何才能排解焦慮呢,我的感受是:
- 你的能耐要配得上你的野心。這句話放在這沒有貶義,是希望我們能客觀的評價自我,不能一蹴而就,重視積累的力量,目前正在不上不下的位置,那就積蓄能勢去突破。
- 學習新東西讓自己有成就感。我自己對于焦慮最大的安慰是學習,學習專業、學習興趣愛好。我若看了會書,我內心的焦慮會大大緩解;我若總結了一個專業問題,內心會有一絲滿足感,感覺到自己在成長;我若在學習一項新技能(畫畫、彈吉他之類),內心會有愉悅感。
- 在時間充足的時候去旅游,時間不要排太緊。如今對于旅游有了新的看法,旅游是一種生活體驗,不僅是去看風景,更重要的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去重新找回自己認識生活意義,脫離慣性生活排解自己。旅行若是太匆忙,你大腦還沒停下來就要接著忙碌了,那樣會更焦慮。
- 成長,成長,再成長。只有不斷的成長,感受到自己在成長,才能擺脫我們無處安放的焦慮。
旅游只是錦上添花的方式,只有潛力學習突破瓶頸才能真正緩解內心的焦慮。同時也需明白,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新的焦慮,需要我們自己去排解。因為我們的人生就是在不斷挑戰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