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下班的時候朋友群里發來一則朋友的信息“ 姐妹們,我又離職了”、“今天剛開始面試,幫我看下這家公司咋樣”,同時發了一個該公司的百度百科鏈接過來,接著又說“這家公司確定要我了”、“ 規模裝飾會比上一家好”、“ 就是做酒店行業的, 模式也比較新”
這個朋友是今年4月來到深圳工作的,之前已經有一年半工作經驗了。短短半年多,換了快4份工作,我驚愕的同時更是 啞然她每次選工作到底是怎么選的。
看到這樣的信息,我打開看了一下公司的百度百科:一家前年成立的新型線上互聯網旅游公司,簡單介紹了公司的發展和業務模式,提了下去年獲得A輪億元融資,其他就看不出什么很重要的信息。
我心里嘀咕這不又是創業公司嗎?之前有一個朋友提到創業公司招人基本口里都說等上市后你能分多少股份,卻閉口不提隨時都要倒閉的風險。而于我自己而言,確實不看好創業公司,因為我清楚我自己這個年齡、這個能力、性格,不想也不會去創業公司。所以當我這位朋友屢屢去這種創業公司時,我內心是拒絕的。
在回家路上,我在心里想該如何提建議了?如果在群里問一下,隨便提提也罷,問題是她還單獨私聊問我,讓我看群的問題,給點參考。我想著要不就直接明了告訴她我個人不喜歡創業公司,跟她講講創業公司多么不好。想想這是不負責的想法,因為現在的互聯網三大巨頭也是從一個小小的創業公司過來的啊,在今天這個世界什么都有可能,說不好她這個創業公司就是未來互聯網旅游產業的Number one了?理論上講任何一份工作都是有好有壞的,無論你選擇哪份工作,其實都有可能成就你自己。 想著想著我心里有發毛了,這樣想下去萬物都是變化的,那到底還有什么東西是不變的?有沒有什么通用的東西可以用在選擇工作這件事上呢?
我邊走邊想就在群里回復一些關鍵主題句:
什么崗位?與你在上兩家的公司有相同之處嗎?
你看重這家公司什么?它能為你帶來什么?你感覺可以提升你什么能力?
你清楚你接下來的工作流程是怎樣的?你具體要做什么?這種流程和事情你能讓你堅持至少一年嗎?
你希望在這家公司工作多久后,你的薪水可以達到多少?若不能達到,怎么辦?
企業文化如何?知乎百度看準網等網站如何評價這家公司?
我覺得不是我們覺得這家公司好不好,而是你需要分析這家公司和你自己,從而決定到底適不適合你。
寫完以后,自我感覺良好。至少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提問能讓她自己去思考,讓她自己去分析這份工作對她目前而言是否合適,而不是聽我們的意見。雖然他在群里說的是大家給點意見參考參考,但是她提供的信息非常少,可能自己也不清楚到底這份工作怎么樣,自己目前是怎么一個情況。因為我覺得這個朋友可能自己還是欠缺點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去分析這份工作對于自己的利弊。
當然我提的這些問題還有待完善的,我覺得自己可以構建一個知識庫,專門用來構建關于找工作方面的主題知識,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建立知識框架吧。
PS:我發了這些群里沒有什么反應,心里還是有些受挫的。難道我的語氣有些說教嗎?還是有給人一種質問的感覺呢?或者我太當回事了?還是我在群里公開說這些不太好……無論如何,以后語氣方面還是要柔和一點,也盡量 在私下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