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 ? ? ?太上,不知有之
?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七章中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 至高至善的掌權者,人們仿佛感覺不到其存在。次一等的,贏得人們的親近贊 譽。再次的,使人們畏懼害怕。更次的,遭人們侮慢輕蔑。信實不足,才有不信。
? ? ?悠悠然大道之行,無須發號施令,大功告成之后,百姓都視之為自然而然的事,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啊!
? ? ?用在我個人身上就是,個人擁有某個好優點,但從來不說出來,不給朋友壓力。朋友認為你不一樣,但不知道為什么;你時不時提起,朋友感覺敬佩;如果總是說,以各種方式表達,朋友就會感覺畏懼;最后,過了度,就引人反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從來不提,默默的體現在行動中,知行合一,用行動與結果影響身邊人,朋友才覺得這樣的相處方式是最舒服的。最后,功成事遂。
? ?前段時間,我和朋友們提到要珍惜時間,珍惜注意力的問題,注意力是我們有所產出的唯一資源,所以少把時間浪費在扯淡上,多看書多學習。剛開始,大家都覺得說得好,確實應該這樣。但有時候,因為健身時間過度,看書時間太短,我免不了抱怨,“哎,今天健身又花了三個小時,太長了”,“哎,今天又沒看什么書,可惜”。朋友剛開始覺得你這么珍惜時間,真厲害。但隨著時間變長,抱怨次數變多,情況變了,朋友們有時候因為睡了懶覺浪費了時間,竟然不敢告訴我,怕我鄙視,這時已經在畏我了。事態發展下去,就該罵我了。
? ?仔細復盤這個過程,一開始,分享這個好習慣,大家敬佩。慢慢的,由于自己沒做到,甚至抱怨,朋友也沒做到,心里產生了壓力,甚至有所畏懼。如果這時意識不到的話,繼續抱怨下去,給朋友施加心理壓力,朋友多次沒有做到,就會開始罵我了。多么可怕的過程,整個流程完全如老子所說的:其次譽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
? ?幸虧老子接著說出了方法論:悠兮,其貴言。不用說出來,或者只說一次,用行動踐行。朋友自會被你影響,向你學習,最后獲得尊重,皆大歡喜。
? ?其實,做很多事情都應該遵守這個方法論。與人交流時,與人提一次自己的成就或者觀點會得到尊敬,多提幾次后就開始厭倦,最后就會有人說你裝逼了。養成某個習慣時,偶爾發自己習慣養成中的狀態,讓人敬佩,時不時的說,人就覺得作秀,慢慢疏遠你。雖然,我們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自己成長最好,但,畢竟人是個群體性動物,我們需要與人交流,相處,用錯誤的方法,大家都遠離你了,還怎么相處。最好的方式就是,默默前進,用結果影響他人,或者幾個有共同想法的人互相監督,這樣大家經常分享心得,就不會畏之,辱之了。
? ?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你知道的要和你做到的相一致,光懂不算什么,光能說出來不算什么,要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成為身體中的一部分。不用說,他人就能感受到你的強大,被你折服,向你學習,最后功成事遂。
? ? 總結一下:
? ? 001能不說的盡量不說,或者少說。保持兩人間舒適的相處模式,使人不知有之。
? ? 002貴言,希言。多做少說,關注個人成長,不后悔不抱怨。
? ? 003知行合一,將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