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以用來做些什么?
能夠不顧危險探知人類的活動禁區,這是一種生命的極致綻放,無愧此生。拒絕淪于平庸。
張昕宇是《侶行》一書中的主角,他與愛人梁紅、朋友魏凱、助手曾喬,一起到世界各地,專門撿危險的地方鉆。
在探險太平洋馬魯姆火山時,張昕宇穿著三層防護服,帶著軍用對講機,下降到火山里275米處,身下是翻滾跳躍的巖漿,猶如一口巨型大鍋里憤怒沸騰的紅湯。
在書中,張昕宇寫道——
濃濃毒霧,我幾乎陷入窒息。沿著繩索上升回到地面的時候,我把已經無憾的生命,交到了我一生的愛人梁紅手上。
上升器拉快了,我會被撕成碎片;而繩索斷了,我將葬入熊熊火山,徹底絢爛。
防毒面具里傳來梁紅的聲音:“如果老張出意外了,我也不活了,我也會跳下去。”
魏凱和曾喬的話也傳來:“一起來,一起走,永遠不丟下任何一個人。”
這些,就是他們探訪馬魯姆火山時的場景。在返回拉升時,張昕宇處于命懸一線的危險狀況。
生死與共。
這個火山,是書中他們經歷過的最困難、最危險的一次探險。
每次探險,都是一種勇氣的展現,也充滿準備充足、未雨綢繆的智慧。
他們在探險中,一直向縱深前進。勇者無畏,不懼生死。
一個人生命的野心如果激發出來,是沒有探索邊界的。
只有在這個世界各個角落的幽深之處,才可能抵達另一個鮮為人知的世界,體驗一個生命鮮花般的怒放。
也許,汪峰的歌曲《怒放的生命》,是對他們最好的注解,最好的詮釋:
一個怒放的生命,飛翔在遼闊天空,穿行在無邊的曠野,擁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擁有掙脫一切的力量。
一顆心,如果飛翔起來,就可以看到更高層次的世界。
有些人生命的極致綻放,是如此耀眼而絢爛,令人驚嘆不已。
而另一方面,我們一些人,從未充分地活出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