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時候,讓你覺得,這大概就是愛情了呢。
1
有一次,爸媽不知道因為什么事兒發生了矛盾,通常遇到這種情況,老爸無論自己是對是錯,大概都是馬上認錯的那一方。可這回,老爸居然氣鼓鼓地跑來和我訴苦。本以為他們可能要爆發空前的冷戰了。
沒想到,過了還不到一個小時,爸爸就示弱了,他削了個梨,分了一半給媽媽。媽媽看了,拿手推開,只說了一句話:“我才不要和你分梨(離)。”
2
去年爸爸生了一場比較嚴重的病,需要入院手術。一般人聽到手術大概都會害怕,畢竟有風險。可爸爸依舊樂呵呵的,我本以為他生性樂觀,天不怕地不怕。
距離手術還有一天不到的時候,爸爸突然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開了個會。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說到重點:“手術我是不怕,就是怕我萬一出什么事兒了,你媽沒人照顧。孩子們呀,千萬要替我看著你們媽媽。”
3
爸爸進入手術室后,我們全家都在外面緊張地等待。可由于手術時間太長,我們等得累了,自然就各自找地方休息了起來。
瞬間不見了媽媽,等了一會兒,看到她回來了,原來是跑去買老爸愛吃的糖不甩。我嗔怪她說:“爸爸血糖高你還給他吃這些。”她說:“一直都是你爸寵著我,現在他病了要換我寵他。”
4
老爸是我們家的大廚,我們全家的三餐都是他一手包辦的。那一次,他因為要朋友聚會得去外地幾天,我本以為,他可以歇幾天不用做飯了。
結果臨出門的前兩天,看他一直在廚房忙活,根本停不下來的樣子。我好奇地跑過去看,只見他買了一大堆水果和可以存放的蔬菜和肉,整整齊齊地放在冰箱里,另外還包好了一大盤餃子和云吞。
他說:“養你這么大,飯都不會做,我出門了你媽吃什么,當然得先備好。”
我聽了,心想:誰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了,真不靠譜。
5
媽媽是個挑剔的麻煩角兒,經常對爸爸做的飯菜挑三揀四。不是說飯煮得不夠綿軟,就是說菜炒得太黃了,要么就這個太咸了,那個不夠辣。聽得多了,連我都覺得媽媽實在太麻煩。
但是老爸總是很有耐心,虛心接受媽媽的批評,一步一步采納她的建議,慢慢地改進。他花了幾十年時間,才將自己的廚藝改良成最適合媽媽的口味。
但是她依然要挑刺兒,爸爸就耐著性子說:“沒事兒,一輩子那么長,我慢慢改。”
6
媽媽沒有駕照,年紀大了不愿意學習,所以一直沒有考,但是看到自己的朋友和鄰居家的阿姨個個都會開車,心里癢癢的,就讓老爸帶她到空曠的地方偷偷練習,過把癮。
但是她實在太“笨”,沒有駕駛的天賦,爸爸再怎么教,方向盤就是不聽她使喚,于是她急得發了脾氣。
爸爸哈哈大笑,安慰她說:“跟你說了不需要學車,反正我當你一輩子的司機啊。”
我們大多數人的爸媽,年輕的時候,因為時代背景和傳統風俗的制約,大概都是因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合,而不是自由戀愛結婚的。
我的父母也不例外。但是,他們并沒有因此丟失了愛情。而是選擇了,在婚禮里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相濡以沫,用心用愛去經營。
也許沒有轟轟烈烈,也許沒有花前月下,但他們依然愿意,讓彼此的愛細水長流,就這樣,慢慢變老。
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與你慢慢變老。
點個喜歡唄,鼓勵我寫作,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