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結果,緣于過往的積累,未來再大的期盼也總會有約定結果到來的一天,所以生活需要耐心,需要我們今天為明天攢下希望。
八天長假,好快,明天就是返校高峰了。回顧,這七天,時間自顧自的流淌到了今天。每天能工作的時間也是上午、下午、晚上,規劃三個時間段的任務,然后向前進,七天其實也就是一個星期罷了,不快不慢。
不淡定的時候就回顧一下過往的知識
人屬于情感類動物,其實就是有情緒的物種,情緒的波動在所難免。而探究情緒波動根源,就像人們探究自然規律一樣,了解這些規律可以很好的為自己的生活服務。
現在的我面臨著就業與畢業的壓力雙壓力,于我而言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的,心中難免會有萬只羊駝呼嘯而過的奔騰。好在,近段時間的自我剖析的嘗試,我已經可以很好的感知壞情緒的到來。它的存在,會讓我個人的效率極低,思緒發散(當然是消極居多)。消極情緒除了影響效率,它還會極大的影響你的判斷,甚至讓自己的認知倒退。過往面對消極情緒的做法一般勸說自己意志力克服,以未來的高目標來安撫今天的壞情緒,現在想想都覺得扯淡。情緒就像洪水(水位上漲,不是很常見么),宜疏不宜堵,總是堵死在里面,我可不想把自己憋壞了。好在元認知鍛煉的路上,身體里漸漸多了另一個我,他教我放下手中的事,去尋找這次情緒的根源。往往鑰匙并不在鎖頭上,所以我再次打開了得到的專欄,從前人的智慧中尋找出路。
對,我就是這么讓自己變淡定的,回顧高人留下的思想精華——感謝文字能將這些記載。回顧之前記錄下的文字,每一次的回顧笑來老師的專欄都會有新的感悟,感嘆自己之前理解的膚淺,感嘆這些文字的深邃,感嘆“物種”與“物種”之間的差距。總有人跟你經歷過同樣的事,總有人比你遇到的困難還要大,他們是怎么克服的?他們是怎么度過的?不得不感謝這個通訊發達的時代,讓我們能如此輕易的獲得這些珍貴但往往容易忽視的思想財富。
前人留下的思想精華,反復吸收;曾經用文字記錄下來的生活,不時回顧;情緒發生的根源,反復歸因。漸漸的有些了解自己,甚至可以適當的預測自己的明天。但我想為自己制定些原則,為自己預測一個好一點的明天。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違反人性去做事,基本不可能。把自己但平凡人對待,往往勝算會高些。
人天生就有對安全的渴望,對性的渴望,對更好物質生活的渴望。身體累了就需要休息,心累了,就應該學會給自己放假。否認欲望的存在,就像堅信自己才是世界的主角一樣,活在對自己的欺騙之中。要正確的處理這些欲望給我們帶來的情緒波動,就必須正確認識這些欲望。就像想先提升自己,就必須先了解自己一樣,了解自己自己有哪些欲望,了解自己有哪些不完美的地方。
近來你任務較多,基本每天都在實驗室度過,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出門,回宿舍時室友也已經關燈。每天很少與人講話,漸漸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孤立。想想自己曾一度期望自己能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屬于自己一個人的安靜環境。但現在明白,自己是害怕孤獨的,我需要與人交流。明面白了與人交流是自己的一種剛需,是自己的生活的一種娛樂方式,是一種很好的幫自己排遣的情緒的方式。但在沒有人主動勾搭自己的情況下,我當然會自己主動出擊了,主動找人聊天,主動找人搭訕,主動發起話題——對于主動,必須得自己先厚著臉皮來。
我也曾期望自己能一下子就能發生一次大的改變,有時候甚至對微小改變不屑一顧。數次的失敗讓自己明白:想在短期內發生巨大的改變,是一種存在于理想世界不可能的狀態,我必須耐下性子,一步步積累,而不是嫌棄進步的微小而放棄。自己現在應該就是一個小錘子,一次也只能錘下一小塊,但是在肖生克監獄,安迪用了17年,一錘子一錘子的錘出了自己的自由。
時間復利的效應只能在長期之后才能初見成效,現在的自己必須耐心。所以在錘下那一小塊石頭之后,我便不再繼續糾結進度太慢,而是轉向其他需要學習的領域,明天繼續錘另一塊。堅信自己總會錘完,何況自己的錘子會越來越大。
放棄一部分安全感才能獲得更多
每次坐享,思維總會不自覺跑偏,腦海中總是浮現出這或者那里還沒做好,導致自己的坐享效果很不理想。后來我開始解剖這些雜亂思緒的來源——自己對于百分百安全感的追求。其實這些事情自己想不想它依舊會照舊進行,而對這些事情的關注也并不能讓自己獲得更多,有的只是自己以為的一點點安全感罷了,而這些自以為的安全感對生活不會有任何的影響。但往往實事就是:放下這一部分沒有意義安全感,不會有任何的損失,反而會讓自己獲得思維上的專注,至少對于坐享來說,是。
想想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也一樣,擔心找不到對象,而過分關注異性對自己的看法,故意討好異性,深深害怕自己會失去此刻在這位異性心里的好形象。其實這是一種放錯了關注點的我們以為的錯誤安全感,只需要仔細分析下就可以得到:女生往往不會喜歡這么低自尊的男生。提升自己的自信,提升自己的主動技巧,不失為一種更好的方式和技巧。如此既可以增加自己的實力,也可以增加自己的魅力。戀愛時一個相互學習和進步的過程,想必追求的過程也應該如此。不需對異性過多的吹捧,故意討好,應該往往在力求平等的基礎上真誠相待,至少換來的是尊重。
只有不斷的了解自己,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淡定。這個過程中,我需要不斷的對自己反思,不斷從前人的思維精華吸收養料,糾正自己的思維偏差,打破過往的思想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