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雙溪旅行因為參加了畫友組織的去古村活動因此去了幾個古村,一個是長橋鎮的柏源村,一個是長橋鎮,因為有著中國最長的廊橋而出名。
另一個降龍村。
首先說說柏源村,因為他們搞了一個稻草人狂歡節,很多南屏人開了車去參加。去過漈下古村的人就知道柏源村和漈下古村差不多,也是有廊橋,村中間也是一樣有一條河,河的兩岸住的人家,河的兩邊靠廊橋同行,廊橋不僅僅是一個通道,也是兩邊有長凳,可以坐著乘涼,聊天和看風景。我們很多畫畫的人去那邊,河面寬的地方也有將近十米吧,有竹筏可以漂流,也只是在河面最寬的地方,一、兩個竹筏供人可以自己滑。
我們很快在整個村子轉了一圈,古村和其他所有的地方一樣,村子里只有老人和婦女、兒童,青壯年很少看到。看來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實行多年,不但讓城市的年輕人和孩子變少了,而且直接造成農村人口的減少。過去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農村家庭最多也只能生兩個孩子。隨著孩子長大進入城市,農村只剩下了老年人,等到這一輩的老年人死了,農村也就沒有人居住,變得荒蕪了。
廊橋鎮則是以中國最長的廊橋出名。廊橋兩邊都是高的長凳子,坐在廊橋上觀看河兩岸的風景,真的很好。
原來他們還決定去廈地古村看電影,但是計劃不如變化,等到過了廈地了,他們又決定不去看電影了。聽說廈地也是一個荒廢了的古村,還剩下很少幾個村民住在那,現在他們把它開發成了電影基地,有咖啡館等可以在那里喝咖啡、看電影。
因為司機開過了頭,他們組織者就決定不去了。所以在農村的集體行動就是這樣,充滿了隨機性和可變性,一言不合原定的計劃和活動項目就取消了,讓你不知道坐車辛苦半天是為了什么了。
降龍村是我們后來去的一個村子。這個古村舊的房子已經剩下不是很多了,很多地方都修起了新的房子。村民們也到了雙溪學畫,他們也想像漈下古村一樣開個古村畫畫的教學點。可以讓外地的學員住在那里畫畫。
我們跟著林老師他們的車到了降龍村寫生。村民很熱情,但是他們沒有像漈下古村有2個人家可以住。而是在廢棄的村小學辦起來住宿點供學員們住。我們走遍了整個村子,這個存在不像我們去過的柏源村有一條河從村子中間穿過。這里沒有看見河。穿過這個村子發現的情況和柏源村一樣,也是都是中老年婦女和男人還留在村子里。青壯年年輕男女和孩子都已經到城市去了。
碰到好幾家都是只有一兩個老人家孤獨地住在家里。
等到這些老人故去了,村子或者老人住房子也就荒廢了。我們在村子當中看到好多家是這樣荒蕪的情況。
中國的古村的沒落隨著農村人口的減少和外流,真的是措不及防的到來了。
盡管這里的景色優美,空氣新鮮,但是沒有人住,就變成沒有人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