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雪,身在南方的我也忍不住有些羨慕北方的朋友。一直認為,冬天若有雪才帶著詩意,心里才會泛起“這才是冬天”的幸福感。
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天地之間的陰氣化為雪,紛紛落下,因而外面的陰氣越來越重,而陽氣則全部收斂于地下。人也是一樣,冬天的時候,陽氣收斂藏在我們的五臟六腑之中,吃進來的食物更容易被吸收,是給身體進補的好時候。
特別是大雪到冬至這15天,天地間的陰氣越發旺盛,陽氣在體內封閉的也越發穩固。古人將大雪所在的這一個月,稱之為“暢月”,就是“充實之月”,會在這段時間抓緊給身體進補,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雪進補,主要是補足氣血
我們平時不管是清補還是大補,其實都是為了讓我們氣血更加充盈。氣和血都是生命的載體,在共同滋養我們的身體。人的健康與氣血息息相關,當氣血充盈的時候,營養吸收得好,毒素排得出,身體抗病抗寒能力也強,冬天不管再冷,手腳也是溫暖的。
姑娘們想要追求光澤細膩的皮膚,也要讓我們的氣血充足。氣血不足,我們的皮膚就容易粗糙發暗,長斑,自愈的能力也會變弱。
當歸黃芪蛋,給身體大補氣血
補氣血的方法,當屬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所創當歸黃芪湯。不過這個湯陰虛的人不太適合,配上滋陰潤燥的雞蛋之后,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吃。
以前每年冬天,我媽媽就愛煮給我吃, 我小時候不是特別愛吃雞蛋,會覺得有股腥氣,但是和當歸黃芪一起煮了之后,腥氣就消失了,留下一股淡淡的中藥香味。碗里再添一勺紅糖,把雞蛋裹的甜蜜蜜的。
當歸是血藥之圣,補血活血的功效十分強。中醫講“血藥不容舍當歸”,說到補血的東西一定會提到當歸。凡是與血相關的病,不管是血虛,血熱,血淤,都可以用到當歸。
而論補氣,黃芪當屬第一。黃芪性溫,味甘,入脾、肺二經,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氣的功效是最強的。像是平時身體比較虛弱,一動就出汗,肺活量比較小的朋友,最適合用黃芪來給身體補補中氣了。
經常吃當歸黃芪蛋,在給身體大補氣血的同時,又能活血化瘀,加快身體的自我修復過程,像是臉上長痘,長斑或是月經不調,淤血不盡,手腳冰涼的姑娘都可以吃黃芪當歸蛋來調理自己的身體。
食材:黃芪 50g 當歸10g 雞蛋1個 紅糖 適量(黃芪與當歸的比例為5:1)
做法:
1.鍋里加適量的水,放入雞蛋煮熟,加少許鹽,可以防雞蛋開裂。煮好的蛋去殼,用牙簽在表面刺一些小孔。
2.將整只當歸橫切成薄皮,和黃芪一起放入鍋中,加3碗水煮沸。
3.放入雞蛋,大火煮沸后,小火燉,煮湯至一碗即可,約40分鐘。
4.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紅糖,繼續煮5分鐘左右即可。
因為配了雞蛋,所以每天早上吃是最好的。雞蛋還有提氣的作用,早上吃一個雞蛋,一整天都會很有精神,身體也暖暖的,沒有那么怕冷了。
不過需要注意,月經期間和高血壓的朋友不能吃哦。
如果擔心上火,怎么辦?
有時候我們只要一提到補,很多朋友就會擔心身體受不了,可能會上火。這種擔心其實是對的,冬天的時候我們吃的食物大多都比較偏滋補,堆在胃里不好消化,這個時候再吃大補的食物,反倒更容易上火了。所以我一般會建議大家在冬天再搭配吃一些白蘿卜,清除體內的淤火,肺熱,幫助身體更好的進補。
《本草綱目》中記載蘿卜能:“大下氣,消谷和中,利五臟,寬胸膈,化積滯,解酒毒,散瘀血。治反胃噎疾等。”
白蘿卜生吃,熟吃都可以,從功效上來說,生吃更偏重于去火,熟吃更偏重于順氣。如果平時就很愛上火,可以生吃白蘿卜,一般情況下,最好還是煮熟之后吃,生吃蘿卜畢竟有些寒涼。
只要感覺自己上火了,或者在吃辛辣食物的時候,都可以切幾片生蘿卜來吃,去去火。直接把蘿卜切成片擺在盤子里,白生生的,看起來就水嫩,咬一口帶著一股辛辣和解氣,唇齒之間十分暢意。
熟吃的話,最好可以和高湯一起煮。白蘿卜放在高湯中,小火慢慢燉,注意不要燉的大開,把白蘿卜的甘甜一點一點引出來,讓湯變得溫潤,倒出來之前再撒一些鹽提味就行了。滋補的食物吃的比較多,胃里不好消化,吃不下飯了,就可以喝點蘿卜湯來消食下氣。
白蘿卜是屬于整個冬天的食物,在進補的時候多吃一吃,幫助身體把一些多余的東西,比如淤火,肺熱,或是一些不消化的食物給清一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感謝大雪時凜冽的寒風和肆意的飄雪,我已經感受到,大地的溫柔,其實就藏在最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