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貧困地區,鄉村建設毫無生氣,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瘦弱的背影還有那時光里惆悵的面容無不譏諷著世態的變幻,暗淡的房間里、微弱的燈光下,是爺爺奶奶坐在孩子的旁邊,看著孩子做作業,老人嘴角勉強的笑容同樣讓人揪心,他們已對孩子的學習愛莫能助,孩子的父母哪里去了?
? ? ? ? 大小城市,父母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他們也愛自己的孩子,不然怎么會給孩子請了各種各樣的專職奶媽,可是孩子內心的情感渴望和安全感要從哪里滿足?成長路上,孩子心中的訴求有多少父母能夠明白?“我們的父母,我們只想要你們的陪伴!”我們的父母,你們可聽得到孩子內心的呼喊?
? ? ? ? 古代有父親對兒子的杖責,現在家庭教育中也有父母不分青紅皂白不由分說地對孩子赤手空拳,孩子不出聲的哭泣、抽搐和豆大的淚珠,著實讓人心疼,滿心的委屈和無奈讓他們默默地承受著父母毫無由來的訓斥!我們的孩子如何身心健康地成長?我們的父母怎么了?
? ? ? ? 當孩子沉溺于網絡游戲的時候,父母采取的是強硬的方式,絕冷的語言、惡狠狠的態度、拍桌子瞪眼的權威、沒有解釋的命令,孩子不能夠領會,最終的結果不過是導致父母心力交瘁、孩子叛逆、親子關系緊張,讓人不覺嘆息,請問,我們的父母,有多久沒有走進孩子的世界了?又該怎樣和孩子交流呢?
? ? ? ? 當孩子閱讀性教育書籍的時候,父母反應過于激烈,手撕書籍、惡言相向,但同時由于各種原因釀成的各種性侵害的后果卻讓很多人不寒而栗,請問,我們的父母,是否注意到孩子點點滴滴的變化?是否以合適的方式方法給予了孩子應有的教育?
? ? ? ? ……
? ? ? ? 凡此種種,是整個社會對教育的呼吁,家庭教育需要新時代的引擎!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的不僅僅是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新時代條件下更離不開的是父母自身的成長!
? ? ? ? 現實社會生活中,很多已為人父母的年輕人常常力不從心,尤其是低段小學孩子的作業內容及方式讓父母焦頭爛額、束手無策,由此引發的孩子的無助和恐懼、父母的心力交瘁、家校合作的脫節等一系列問題引起了教育的思考,父母應該怎樣提升自己呢?
? ? ? ? 現實中的教育理念、傾向以及實施等各方面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一些問題。有的家長本著繪畫班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不考慮孩子的興趣觀點,特長給考試加分則孩子學,如若一次考試沒考好,就會中斷興趣學習,充滿了功利主義傾向;而有的家長即使家境拮據也總會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興趣專長……一件小事,長此以往,背后卻是對孩子的人生教育。
? ? ? ? 孩子的成長路途,每一個過程、每一個階段、每一個變化、每一件小事,都那么珍貴,你準備好每一次都好好對待了嗎?現在,孩子叛逆的時候、孩子行為不合適的時候、甚至孩子失意的時候,你是否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是否能平心靜氣地和孩子好好談談?還是說還是有家長身份絕對的權威呢?你是否有讓孩子心悅誠服的信任和魄力?你是一個能和孩子智慧溝通并引導孩子健康向上的父母嗎?
? ? ? ? 確實,人生的路是靠自己打拼,只要你有想法、有能力、肯吃苦,你就可以闖出一條道,全憑自己!但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進步、各行業競爭的膨脹激烈,“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單純地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給予孩子最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等已不能滿足當下快節奏社會的需求,有時甚至南轅北轍、適得其反,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首先得有一個優秀的父母”占據了一定的合理性,且這樣的認識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隨著呼聲的日漸高漲,親職教育應運而生且前景廣闊!
? ? ? ? 親職教育是現代家庭教育的前提基礎和根本所在,是促進父母家長角色形成、定位和運用的重要過程,為家庭教育培養高質量父母,是親職教育的立足點和生長點。當下社會的變革與發展給父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對親職教育的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方式、手段、內容、知識、技術依舊傳統,且問題層出不窮,與孩子成長脫節,已不能完全適應孩子成長的需要。為此,在現代化和社會轉型背景下,改變和提升父母的教育觀念、更新父母撫養教育子女的技能和方法,使其與時俱進,是提高父母教育孩子能力的迫切需要。
一、親職教育的總體認識
1.“親職教育”最早是由美國父母教育提倡者托馬斯高頓提出,亦被稱為“父母教育”、“家長教育”(不同的國家名稱不同)。
2.《教育大辭典》中定義為:“對父母實施的教育,其目的是改變和提升父母的教育觀念,使父母獲得撫養、教育子女的知識和技能。”
3.主要包括:
改變父母各種不正確的觀念,包括對學校的評價標準、對教師期望以及對子女的成就期望等;
獲得并掌握撫養和教育子女的知識與技能;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更新對子女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等。
4.有學者指出,親職教育應包含家長的教育觀念、家庭教育知識、教育子女的方法和家庭教育基本能力四個方面的內容。
5.鐘思嘉:
① 配合學校教育,以增強教育的功效;
② 針對當前父母所需,助其解決疑難;
③ 引導父母加強親職教育功能,以促進家庭和諧;
④ 另行將親職教育預備教育納入學校正規課程。
6.王連生指出:
親職教育在教育重心上,更加注重子女中心的立場,父母施教亦顧及子女的生活需要及困難;
在教育原理上,注重親情的交融和內心的感動;
在教育模式上,采用輔導的方式,注重鼓勵與引導;
在教育氣氛上,強調民主,但不流于放任態度;
在教育方法上,運用多種角色,通過親情交流,試圖使父母與子女之間,彼此溝通和了解,消減代溝的存在。
7.(以美國為例)就親職教育的實施內容而言
? ⑴ 縱向上,根據子女不同成長階段的不同需求展開,內容上不同時期側重點各有不同。
嬰幼兒時期,親職教育內容重點圍繞身體養護、建立情感依戀的知識和技能;
學齡期,重點集中在不良行為矯正、家校合作、有效親子溝通等內容;
青少年時期,重點圍繞生涯指導、性教育等內容;
成年初期,協助父母幫助孩子形成獨立、自主的品格。
⑵ 橫向上,親職教育的內容針對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內容的設計極具針對性。
8.重要性:
強化父母家長角色的意識;
確保兒童能夠健康成長;
利于社會環境。
9.時代挑戰: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我國傳統家庭教育由于家長自身教養能力受限,已經難以應對現代化和社會轉型引致的家庭教育新變化和新需求。
現代家庭教育要求父母具有與時俱進的現代教育理念,而在傳統教育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家長們往往并不具備現代家庭教育所要求的知識、技術和理念,難以實施和開展合理、有效的現代化家庭教育。而親職教育是對父母教育理念、手段、知識的更新與再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親職教育可以說是現代家庭教育的前提基礎與根本所在。
二、我國親職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一)親職教育本身
1.處于零散的而非系統的、民間的而非官方的、單一的而非多化的階段,起步晚,發展慢。主要依托代際經驗的傳遞、大眾媒體的傳播、偶發性的學校講座等方式實施親職教育,內容零散、缺乏長遠規劃。
2.親職教育對象缺乏針對性。
3.國內外發展現狀
⑴國內:
遼寧省、陜西省,“百萬家長教育工程”;
廣東惠州東方愛嬰嬰幼兒早期教育中心;
臺灣的相關法規以及母職干部講習班、父母管教問題座談會、媽媽教室、親職教育演講與座談、選拔親職教育模范等各種親職教育活動的舉辦;
香港成立了家長教育督導委員會,并有演講、工作坊、成長小組、宿營、參觀、展覽等多樣家長教育課程形式。
⑵國外:
美國PAT國家中心項目(Parent As Teacher)、HIPPY計劃(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指導計劃Home Instruction Program for Preschool Youngsters)和PET課程(父母效能訓練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澳大利亞的家長充權項目(Parent Empowerment Program);
英國的“確保開端”計劃(Sure Start Program);
(二)政府法律
約束性條件:政策(我國企今為止尚未有法律法規對親職教育的政策和實施進行具體而專業的規定)、制度(我國的親職教育制度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僅僅局限于補救層面的安排)與技術(我國親職教育發展在技術手段方面過于單一)。
缺乏親職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細則。
(三)父母
父母對子女期望高(農村有父母對孩子關愛缺失的問題)等。
家長教育理念落后(存在著極端的成人本位和家長權威的思想)、教育方法不當、親職教育意識淡薄;
家長接受培訓嚴重不足,但對親職教育需求強烈;
家長的親職教育興趣需要引導;
(四)學校
學校對親職教育不夠重視;
家校溝通內容、形式單一,存在諸多問題,更有甚者家長會流于形式或取消;
高校尚未啟動。
(五)總體形勢
我國很多家庭對親職教育需求十分迫切,體現在需求總量、群體(比如特殊兒童)和類別(知識、技巧)。
社會力量對親職教育的支持不夠。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民工親職教育面臨的問題,農民工家長接受的培訓量嚴重不足;多元化的農民工家長學校辦學體制尚未形成,教學內容單一;農民工家長獲取親職教育知識的來源單一。
三、對我國親職教育的建議
(自身發展的同時注意借鑒外國可適用于我國的優秀經驗)
(一)政府、法律
明確政府職責,以政府為主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細則,強化責任,提高認識,推進親職教育的普及性。
以經費投入,增強親職教育的公益性。
以精準定位,促進親職教育的針對性。
強調家校雙方的義務意識,從法律上確立家長的教育責任。
政府需要組織學術資源、基金資源和行政力量的有機協同,建設成中國親職教育指導的權威機構,負責全國親職教育的方案研發、推行、評估與指導,引領各地親職教育實踐。
(二)社會資源
1.社會資源整合,創建完備的親職教育實施機構以資源整合,健全親職教育的系統性。(社區、衛生部和社會福利部門。)
2.建立多元主體的親職教育實施體制,完善親職教育的管理體制,體現在補救、預防和發展三個層面。
3.實施途徑:
①課堂培訓,為父母提供系統的教養知識和技能。
②家訪計劃,通過定期家訪給予父母富有針對性的教養建議和指導。
③在線學習,利用新興媒介技術,為家長搭建信息服務、互動平臺。
4. 以社區為基礎,為親職教育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在社區內建立親職教育服務站、心理咨詢中心、親職教育培訓中心,為父母進行親職教育提供必要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支持。
5. 社會工作介入,加強困境兒童的保障;
6. 大力促進舉辦公益性的親職教育活動;
7. 吸引各種媒體加入親職教育事業;
8. 公共圖書館開展親職教育。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開展農民工親職教育的途徑,開設網絡農民工家長學校;各級政府、社區、婦聯等定期開辦農民工家長教育課堂;電視開辟家庭教育欄目、電臺開設農民工家長熱線、報社發行家長報。
(三)學校
開拓家校聯合教育的渠道,直接推進家庭學校和社區的合作。
學校設立專門的服務部門,提供開放的家庭社會服務。
學校由具有行業資格認定的專業人員承擔親職教育工作。
重視家長的主體性地位,注重家長的需求和評價反饋。
以學校為陣地,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優勢。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定期舉辦活動;以高校為依托,整合資源,為父母的“職前”和“在職”教育提供條件。
(四)培訓人員
強化師資建設,通過建立申請標準、完善培訓制度、廣泛吸納師資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親職教育師資隊伍。
提高親職教育從業人員的專業性。
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較強的專業指導能力。
建立師資培育機構,培養專業教師隊伍。
(五)父母家長
強化家長角色意識,提高家長接受親職教育的積極性。
父母效能訓練,提高父母親子溝通技能。
加強家庭計劃或學前兒童家庭指導計劃;
加強學習型家庭的創建;
創建和諧的家庭氛圍。
父母重視孩子生活經驗,時常陪伴,隨時給予關注。讓孩子能用某種程度的自主權,能讓其順性發展。不可忽略潛意識對孩子所產生的無形影響。
示范,重視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聯結,注意刺激-反應的正確聯結與重復配對。普墨克原則,通過孩子喜歡的活動去強化不喜歡的活動,注重自然情景中的強化。
在孩子成長的環境中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關愛!協助孩子更清楚的認識自我。給予孩子尊重和接納,培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激發孩子發揮其個人潛能。
(六)傳播媒介
以大眾傳媒為媒介,大力宣傳親職教育并提供有效指導。(電視、圖書、同齡人聊天、報紙、長輩、講座、網站、雜志、廣播)
技術(大眾媒體、個體咨詢、小組討論)
(七)親職教育本身
進一步豐富親職教育的內容。(美國的親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子女發展不同階段的知識,包括生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等;父母角色的認同;教養態度和方法;良好的家庭關系,包括夫妻關系與親子關系;預防和解決沖突的能力。)
運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探索親職教育新模式。
重視科學理論研究。
……
? ? ? ? 親職教育是家庭教育新時代的引擎,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國一體,無論你我屬于社會的哪一個階層,無論你我生活在世界的哪一片土地,無論你我有著怎樣的一個家庭,在孩子或是我們自身的人生路上,我們都或多或少地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開創未來新天地,親職教育是家庭教育新時代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