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愛利克·埃里克森將人的一生分為8個社會心理發(fā)展階段。對比自己的成長找出:我是誰?我從哪里來?
0-1.5歲 社會心理危機:信任對不信任
? ? ? ?這個階段我自己的記憶肯定基本沒有(即使有,也可能在潛意識里)。但每個人都會有好奇心,相信誰都問過父母自己小時候是怎樣的。
? ? ? 媽媽生了我,過了月子后就得干活。而我又還小,把我一個人放在床上我又不肯,于是媽媽只能一邊背著我一邊干活。長時間與媽媽的身體接觸,餓了就給吃的。這一階段存在的問題:我能不能信任這個世界?看來答案是肯定的,使我獲得了正面的結果:信任、樂觀。
? ? ? ?這也解釋了我現(xiàn)在還是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性格,對于陌生人我更傾向于信任他們。
1.5-3歲 社會心理危機: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
? ? ? ?等我大了點,自己能走路了,媽媽又沒空,于是我更多的是跟在奶奶的身后。奶奶愛打牌,可我在一個地方呆煩了,吵著要回家,可奶奶打著正起勁,她也就不管我哭鬧,還是在地上打滾。
? ? ? ?這一階段存在的問題:我可不可以成為我自己?結果我沒有得到肯定的答案,我沒有獲得自主的能力,也缺乏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 ? ? ? 自我控制能力到現(xiàn)在我還是很頭疼的,隨便的暴食,生活不規(guī)律,明知不好,卻總是不能控制住自己。我是一個缺乏自控力的人。
3-6歲 社會心理危機:主動對內(nèi)疚
? ? ? ?3歲時跟著奶奶去了姑姑家?guī)讉€月,回來后,媽媽說“那是被罵的哭都不敢哭出聲來。”看來那時去姑姑家是一定受到一些約束或管教的。而后更多的時間就是跟著哥哥去河邊玩耍,也沒人管。這時爸媽已去小縣城,一段時間回來后看到的是一個臟兮兮的我。
? ? ? ?這個階段存在的問題:為我自己而做、移動和行動是可以的嗎?答案肯定是ok的,因為這時就沒人管,自己愛干嘛就干嘛。這樣的放養(yǎng),讓我得到了一些正面后果:具有自信心、進取心。反思現(xiàn)在的自己,自信心不敢說有,但進取心是絕對有的。
6-12歲 社會心理危機:勤奮對自卑
? ? ? ?過了春節(jié)剛滿6歲,媽媽就把我?guī)У叫】h城了。這時姐姐已經(jīng)上初中了,但是記憶中卻沒有姐姐的印象,有的只是我一個人乘車回鄉(xiāng)下的記憶。8歲了我才開始上幼兒園,9歲還在上幼兒園,10歲了終于上了一年級。
? ? ? ?9歲上幼兒園開始到12歲三年級,一直跟哥哥一起上學放學,那時我們?nèi)W校都是幾乎要走一個小時才到,那時總感覺去學校的路那么漫長。爸爸媽媽也忙于生計,我和哥哥再次被放養(yǎng),每天背著飯盒去上學,而飯盒里的菜最常有的就是煎蛋。那時還會和其她同學去采草藥賣,但是發(fā)生的一件事對我卻產(chǎn)生了很久的負面影響。使我時不時感到自卑。這也解釋了現(xiàn)在的我依然夠勤奮卻也常常自卑,不自信。
13-19歲 社會心理危機:身份對角色混亂
? ? ? 13歲后,我再次回到鄉(xiāng)下讀書,因為我從小縣城回來的,有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但是只有奶奶在身邊,卻又讓我不由得自卑。14歲小學五年級了,我還記得畢業(yè)考試的語文作文我既然拿出作文書來抄,問題是還被老師抓住了,但是老師放過了我。
? ? ? 上了初中,感覺數(shù)學老師、英語老師都對我特別關注,可是好景不長,很快英語老師被換了,至此英語成績從沒好過。初三那年是記憶中最努力念書的一年,為的是考到縣城,不想再過寄宿生活。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里,幾十個人的宿舍發(fā)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對此對多人同居有些抵觸。
? ? ? ?18歲回到了小縣城讀高中,回到父母的身邊,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高中三年在家的日子跟媽媽總是有矛盾,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根本沒有心思讀書。高二甚至還和班主任吵架。
? ? ? ? 這一階段更多的負面圍繞著我,渾渾噩噩的日子,從來不知道為將來準備計劃,更沒有什么團隊的歸屬感。
20-24歲 社會心理危機:親密對孤獨
? ? ? ? 20歲高三,雖然面對著高考的壓力,但對環(huán)境的不滿壓過了對高考的恐懼,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反抗上。21歲高四,卻還過著一種由于被人關心過度而產(chǎn)生抵觸心理的負面生活。22歲進入大一,卻過了一年“幼兒園”的生活。大學期間,談了一個朋友,卻遇到了兩個渣男,一度難以擺脫。
? ? ? ?我是一個缺愛的人,過著孤獨的生活卻渴望著有被愛、被深愛。
25-65歲 社會心理危機:創(chuàng)造與停滯
? ? ? 25歲已經(jīng)出社會工作了,對于目前的我來說,這一點還沒走完。如果走得好的話,這一段應該是有個人事業(yè)和悉心關懷與培養(yǎng)下一代。父母希望我盡快步入婚姻,我卻更多的注重自我專注,自我提升。
? ? ? 事業(yè)與家庭應該不是對立的,如何權衡還需細細想來。我希望自己在這一階段獲得創(chuàng)造的品質。
65-去世 社會心理危機:自我完善對失望
? ? ? ?我希望這一階段能反省并接受自己的一生,對它感到滿意。人生如果是一本書,我應該如何書寫,如何在結尾的時候可以無憾的結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