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有個私塾先生,50歲老婆才開懷,家中人口單薄,在給孩子起名字上,下了一番功夫,他姓馬,孩子起名叫“馬騳骉”。
村人只認識馬字,都不知道后面字的讀音,問私塾先生,他也不說,村人只好根據自己的體會喊叫那孩子的名字。
村里的女人都沒有什么文化,認為私塾先生給自己孩子起這么高深的名字,是故意瞧不起她們這些沒文化的農村婦女,見到這個孩子,都約定俗成叫他“馬叉叉”。
村中青年人雖有些文化,但也不知道那兩個字讀什么音,不過青年人都是朝氣蓬勃,把他的名字直接喊成:萬馬奔騰!
中年人直截了當,干脆叫他“一群馬”。
老年人更有意思,他這名字,三個字有六個馬,都喊他:馬六。
與私塾先生吵過家,斗過嘴的村人,對這個名字很不感冒,叫他“五馬分尸”。
還是村會計有水平,最后給了統一叫法 : 馬倆仨!
這名字到底讀什么,我也不清楚?
#微頭條日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