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直在外面奔走,回到工作室快五點了,小小的我大大的愛和世界。感恩一切。
今天我一直在反思,很多事情我都是做了,但我并沒有盡全力去做好。做了,是當任務一樣去完成,怕罰款,怕丟人。但我真的沒有真正的去關心他人,每次都是早晨起來抄完經發群里就撤,晚上發完日記就撤。我連最基本的圖片發橫著了都不知道,也從來不關心同修的作業和日記,到現在哇基本沒看過同學的反省日記,就一直只看了一個人的,這個體現出來了我的區別心,冷漠,自私,活得很小我……,看回來就是我的工作,同樣的很多事情我做了也做得不好,比如茶藝隊的共修,我今天下午回來仔仔細細看了很多人的共修,看到了很多問題,但這些都是我沒做好,我作為隊長沒去關心大家,沒去理解和支持到大家,還允許說每天發個晚安也算共修了。我甚至有一點點自責,因為這樣的共修耽擱了隊員們的時間和沒有起到一丁點作用、那么請問,我們團隊這個共修不成文的規定拿來干嘛呢?隊員們的隨意.懶散.不負責.自私.冷漠.虛假其實都是我自己。因為我所以才是這樣。今天蓓蕾老師問了我一個問題說:“一場共修下來、你覺得誰是收獲最多的?”我說是自己。他說“不一定,是付出最多的人收獲最多。”其實轉換角度思考我也就理解了,我在共修群里我修的是小我,只看到了自己,但在茶藝隊就不一樣,我有擔當,有想法和行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能量去感染他人。所以我會區無私付出,不計回報。但這個過程往往會讓我收獲到很多意想不到到東西,這就是我隨處可見的區別心。覺察自己的問題并不斷去提醒自己行動起來,慢慢的我們就越來越強大。
還有,看到了很多問題過后,就是為什么他會這樣?答案是,因為這樣所以他的人生就是這樣,是,就拿共修來說。對待共修潦潦草草的人,那他就是個生活事業很隨便的人;對待共修一直找借口的人,那他對生活工作也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對待共修一直口上承若沒有行動的人,那他言行不一致也就體現在生活中;對待共修三天一認真兩天一忽略的人那他對任何事情也都是這樣……。以小見大,對小事這樣的人對大事他會忽然轉換嗎?絕對不會,因為他已經養成了習慣。以前經常有人在練茶藝表演的時候讓她做好或者干嘛,很多同學會說沒事,我練的時候這樣坐,考試的時候坐好就行。他真的可以考試坐好嗎?答案是不會。本來可以取得好成績的可就是因為一個小事情就改變了。倉央嘉措說:“這世界除了生死,哪一件事情不是小事?”其實,生活中工作中真的沒有一件事情是小事。通過小事我們看到真正的自己。因為你平時是這樣做的所以你現在就是這樣的呈現。
僅僅是認識到這些問題還不夠,認識到了我們應該去改變,拿出行動,拿到一份體驗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接下來我應該更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拿到屬于我的那份體驗和收獲喲。
不輕易評價一個人,因為你沒穿上他人的鞋子走十里路就不要輕易去評價,每個人都是很多人心中最好的最珍貴的寶貝。
其實,做了和做好了拿到的體驗也會很不一樣,我模糊記得前幾天決賽的頭天晚上因為有活動回茶城比較晚,當時回去我看到天天那個茶席第一感覺不好看、灰成一坨了,除了比賽經驗外更多的是感覺,還有就是如果直接出場天天的茶藝就會略顯單調。做,就做好;隨意做還不如不做。這個不是只為了取得名次而是在不斷變化場景和桌布顏色搭配這些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哪個更好?哪個不好?好在哪兒?不好在哪兒?還有老四的那三段詞,模型都是他們自己的,但本來就很忙的我還是會花很多時間去琢磨怎么樣更好,最開始老四第二段最后一句用了便能相忘于江湖,我就總覺得怪怪噠,相忘于江湖?這茶是孟婆湯還是個什么鬼?這是我第一次反應,所以我看了很多茶里江湖的文字,后來定了一句茶席上的江湖只見竹雨松風焦葉影,茶煙琴韻讀書聲。如果只有兩段就感覺這個江湖沒有好結局,于是我們又想了一段結尾,這樣整個情節至少很完整。我不是編劇也不是導演,但對自己做的事情我認為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做,而不是明明我有十分力我只處一分或者兩分。
共修我基本都是想到要寫的就記錄下來了,標題是我最想表達的,內容不一定都是圍繞主題哈,因為不是文章,哈哈,從此刻起哇承若我自己要做一個不自私,不冷漠,不小愛,對自己百分百負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