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20:20 我在讀三毛的《雨季不再來》。讀到描寫一篇關于啞巴的故事,最后結尾的一句話是:而今你在哪里?請求給我一封信,好讓我買一大包牛肉干和一個金戒指送給你可不可以?
好動人的文字,讓我好想哭,而卻也真的哭了出來,只是對象不是我。
睡在我對床的室友正在給男朋友打電話,小心翼翼的啜泣。
我的耳朵很靈敏,尤其是孤獨者的哭聲。我其實很想安慰她,但我的話卻全部堵在了嗓子口,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因為我也是一名孤獨癥患者。自己早已病入膏肓,又怎樣去救贖別人呢。
對面的室友已經結束了通話,但卻仍然再哭,我坐起來,聽到她的聲音:“我覺得我自己好孤獨。”男朋友瀕臨畢業回到家鄉實習,要些許時間才回來,我理解那種突然不在身邊的失落感。
她繼續哭著對我說:“我才剛到這里兩天,我就開始想家了,想家里人,想那座房子,想他。”
我搜腸刮肚想出一句話,“每個人都要歷經孤獨,誰都不可能無時無刻陪在你身邊的,你要學會適應。”
“我知道,我懂,可是我就是害怕。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回憶兩個人做過的事情和去過的地方。”
“如果再來一次,我寧愿從未認識過他,這樣我還能少點痛苦。”
你看,孤獨癥患者的心聲永遠都是這么純粹,遠道而來的空虛總是擲地有聲地提醒你另一個人不在。
有一種東西,能讓你在馬路上崩潰大哭,能讓你萬分在意別人的眼光,還能讓你成為異類。它叫孤獨,無孔不入,堅不可摧。但是往往它陪伴你的時間比誰都多,其實,我們都要試著學會感謝它,在追夢的路上,感謝它陪你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在愛情的路上,感謝它變成考驗的試金石。
時間長了,到最后我們也只能寬容自己的面無表情。活著,只為時間終有一天能告訴你,這是你能夠治愈自己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