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身邊有股邪風吹過,房市要跌了?最怕空氣都安靜了...............
近來,住建部頻繁刷存在感,一波又一波的樓市調控政策密集出臺,這就引發了群眾的意淫:尼瑪這趕腳漲上天的樓價是要跌了嗎?媒體也一直在強調“史上最嚴,似乎這房價還真有點要“降”得跡象。
目前,帝都不僅限購限貸限賣還要限離和限價,而據可靠信息了解,河北賣一塊地,不但限制了最高競拍地價,還限制了最高房屋銷售價格,這還不止,還要規定購房者在取得房產證之日起,10年內不得買賣。
此刻我立馬有一種炒房團哭暈在廁所里的即視感有木有。
守得云開見月明
關于樓市的調控政策,我要提醒各位先不要陷入終于是守得云開見月明的陶醉表情;這個時候或許跌的不是房價,是你的眼鏡。
關于媒體那些似是而非又沒有什么實際卵用的數據,感覺口吻是煞有介事,實際情況是需要考量
自2000年房地產開始被定位為重要的支柱產業開始,2015年4月房價開始第一輪的暴漲,而在此之前的3月份,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是全部同比下跌,跌到2014年的水平。
事實卻是,到了4月份,僅僅一年的時間,全國70個大中城市超過九成是大漲。
我們再把時間拉回到去年國慶的時候密集出臺的各種樓市調控政策,一直持續至今,已經三四波政策出臺了吧?房價跌了嗎?
受傷的從來都是我們
媒體放風說調控“初顯成效”這句話是需要好好揣摩的。因為“初顯成效”無非說的就是兩點:成交量、交易價格
關于這個問題很好解釋限購限買成交量與交易價格自然會有所變化,而事實上也沒有數據證明交易價格下降了多少錢一平方。
高位橫盤是唯一出路
從客觀角度來看,如果真讓房價現在跌下來,釀制的危機,并不簡單是美國次貸危機那樣的結局。
但如果放任房價像一匹野馬那樣肆意縱橫,那泡沫絕對是不受控制地被無限放大。
這種情況下,談論過去的經濟發展路徑多么錯誤或者短視,已經沒什么意義。我們只需要知道,政府已經陷入政策兩難的局面,房價下跌,代價多么大不是金融盲能懂得的。
所以,凍結樓市是最好的選擇,讓房價高位橫盤,維持一個平穩的狀態。這個局面,至少這幾年內是需要維持住的。
那房價會不會跌?
當然,這也不能說明房價完全不會跌,上下波動10%是沒有問題的,畢竟2015年4月以來,漲了都不止10%了。
經濟下行是趨勢,債務問題是巨雷,資金鏈的問題一直是個痛點,匯率的問題現在也因為外儲每個月的萎縮而極度敏感。
所以不管房價會不會跌,對于那些有剛需的人來說:量力而為,不要過度負債,一定要考慮好未來自己的收入是否能夠支撐房貸。
那么,問題來了,在房市如此敏感的階段下,對于建筑行業來說,我們可以把更多的目光投放在公租房的設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