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潛伏在地球上生活了了將近40年的賽亞人,每日與地球人朝夕相處,耳濡目染著他們在這個美麗星球上的種種,深刻感受到這樣的一個物種,無論在生理和體形上有多相似,他們在認知層次、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上卻和我們賽亞人有著太多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那些對他們來說顯得悠長的歷史歲月中,也許在我還沒來地球的幾千年前,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曾經有過正確的學習方向,只可惜未能堅持發展下去,直到最近的一個世紀,終于在他們中間又有了一小部分人開始進行積極正確的研究和探索,并且慢慢將他們不斷總結出來的經驗匯聚成一門學科,逐漸發展壯大起來。而這門學科,在我們賽亞人身上,似乎就是與生俱來的,地球人卻只能努力的不斷學習和改良,期望能借由這門學科,優化他們的物種特性,改善他們壽命期內的生命質量。這門學科,他們給它起了個名稱叫《神經語言程序學》,定義對應簡稱叫 “NLP”!
“NLP?is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用地球上的NLP先行者的話來說,他們對人類主觀經驗之架構進行研究,研究他們是如何創出每一個不同的人獨特的內心,接著籍由本能的模仿,模仿卓越人士在健康、運動、溝通、教與學等方面的特性,當然也涵蓋了過程中的心理輔導等,用“成功”復制“成功”,用“卓越”制造“卓越”,讓每個接觸到這門學科的地球人通過具有實效的方法,去“經常性”的達到各自能力的頂峰,從而實現個人發展、事業工作或者人際關系上都有顯著的提升。
有趣的是,這門其實是總結和學習我們賽亞人天性的地球學科,到今天為止,實際可以看作是經過了三代的發展,即一代的原始NLP(探究由神經、語言和身體互動中產生的模式或程序)、二代的新碼NLP(探究專注在一個系統中的各個元素之間的互動及關系)、三代的系統NLP(探究專注在重新推介人腦控制學架構,強調均衡概念,把系統化思考技巧更全面性地融入NLP,并運用在團體、組織及文化上)。而在地球上,能將這三代NLP融合進入一個新高度的機構,首推設立在地球一個叫美利堅合眾國之內的?NLP?University。
也許,在地球上現行存在的很多自然學科,正以一種高速發展的態勢進行著各自然領域內的研究,而且成果驚人,但似乎他們彼此間相互割裂著,而只有NLP會站在一個離自然學科不遠的地方,靜靜地觀察、悄悄地消化、一心一意地專注于把各學科的成果進行有機的融合,專注地為地球人的進化提供系統性方向,避免他們重復地陷入發展過程中無謂的消耗陷阱。這樣的消耗盡管他們每個人都感到討煩,但在現在的NLP形成之前,卻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一再重復著,或許并非他們缺乏相信他人的能力,而是沒有找到一個讓他們感到安全、可靠的途徑。
比如說:地球人生理學中有關于精神課目的上意識與潛意識研究、醫學上有關于腦電波的研究、哲學上有關于信念價值觀的研究等等,卻很少有像NLP那樣把這些學科的研究系統的聯系起來,研究這些學科綜合作用于人身上時的系統效果、改進策略和協調工具。用地球上NLP研究者的話來總結,就是:為科學提供“知識和價值系統”的“道”,“運用知識和價值觀的方法和程序”的“法”和“協助運用知識和價值觀的工具”的“術”,這三個層次。
由此,研究NLP的那部分地球人終于知道:
——在了解了Beta、Alpha、Theta、Delta這四種腦電波的精神性指征區別之后,如何讓上意識改變大腦的狀態,進而讓他們主動地獲得他們想要的精神狀態;
——在明白潛意識其實是大腦絕大部分能力所在的真相后,如何讓潛意識更多地為上意識服務,進而讓他們的上意識活動更有指向;
——在實踐了用意念推動大腦、大腦推動身體、身體和大腦同時給予意念訊息回饋之后,總結出“大腦與身體是同一個系統的兩個部分,改變其中一個,就能帶動另外一個”的規律;
——在確定意識、大腦和身體的聯系規律之后,進一步延伸到外生態和內生態的概念,強調“生態平衡”,得出三方面都有良好、滿意的效果,或內、外生態達到平衡,實現 “三贏”,才能擁有成功快樂的人生;
——在確立要實現“三贏”這一目標后,經過不斷歸納和提煉,總結出基于普世而有效的假設作為目標前提,無需事先絕對接受,只為用行為效果去證明它的正確性即可,分別是
1.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2. 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
3.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4. 只有由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
5. 溝通的意義決定于對方的回應;
6. ?重復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7. 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
8. 每一個人都選擇給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
9. 每一個人都已經具備使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
10.在任何一個狀況里,最靈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響大局的部分;
11.沒有挫敗,只有回應訊息;
12.動機和情緒總是對的,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
——在驗證12條前提假設的正確性過程中,每一個人必然會遇上不一而同卻又殊途同歸的困擾時,通過綜合運用“心錨”、“時間線”、“抽離結合”和“次感元”這四大技巧,即能幫助各自找到克服困擾的力量、方向和技巧;
——在運用“四大技巧”的同時,明確分立出從下到上分別對應的“環境”、“行為”、“能力”、“信念價值觀”、“身份”和“精神”六個神經邏輯層次,會幫助“四大技巧”這一“術”的效能發揮到預期的極致;
——在劃分神經邏輯六層次時,處于中間位置的信念價值觀將起到承上啟下的紐帶作用。它一定是經由:本人的親身經驗、觀察他人的經驗、接受信任的人灌輸或者自我思考做出的總結,這四個途徑之一或多個雜合而形成信念,再由此作為基礎,總結出每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BVR),即一個人的人生觀,所有意念行為的思想基礎,操縱著每一個人生里的每一件事,是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決定原因;
——在BVR的影響之下,每一個地球人對待每一件事的根本處理原則,總結起來就是:追求快樂(正面價值)逃避痛苦(負面價值);
——為了追求快樂逃避痛苦,地球人發現可以用創造、增大、轉移這三個方法去改變價值。找到每個人的價值觀,并通過這三個方法去改變,就能誘使每個人自己改變自己;
——形成價值觀的經驗和總結,歸根結底,無非是通過地球人的視覺、聽覺和觸感覺來獲得的。掌握這三個不同感官類型的特點,就可以訓練和調整他們的內感官達到三體平衡,進而調取和使用地球人的潛意識,全面引導他們的人生進入一個各自理想的狀態中。
地球人很可愛,他們曾經在自我發展的前幾年前就已經隱約觸碰到了接近真相的線索,在他們的古代,曾有先哲提出過上、下意識的存在,也實例性地勾勒出神經邏輯六層次,可惜的是,他們此后又中止了深入研究,有幾千年的時間,周而復始的在間歇性戰爭——和平的循環中,重復著動物原始本性的貪婪和自私,放棄了智慧生物本該有的認知和自我改變。拆解來看,在NLP系統出現之前,地球人身上普遍存在著偽善性(道德綁架他人按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存在)、唯理性(忽視效果,所謂以理服人)、唯自然性(片面過分強調物質組成和運用)、唯己性(自顧自說,一言不和便生事端)等特征,同時否認自利的天性,常常懷持托付的心態,當發生“失敗”時,罪責于他人。當這一切暫時沒有觸動他們的利益時,他們往往一葉蔽目,固步自封,選擇“沒事偷著樂”。他們就是在這樣的矛盾之中終其一生,一代代的生活了幾千年,鮮有改變,直到NLP的出現。
同然地球人也是幸運的,當NLP出現并經過發展,漸漸被人們所重視之后,他們發展出一系列的的理論,改變了他們的觀念和認知,引導他們回到最簡單而有效的方向上來,并相應開發了多種技法的術科給予提供方法上的支持。經過長期實踐和觀察,漸成體系。
在繁復無常的眾多困擾中,地球人逐漸理出一個思路:如果要實現他們行為結果上的成功,以及他們行為過程中的快樂感受,那么他們就必須好好重視和研究他們與自身之外的世界所建立起來的溝通問題,因為他們發現,在他們與自身之外的世界進行溝通中,甚至在與自身內部進行溝通中,經常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這些問題,那么就會被動地形成千差萬別的感受,接著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從而引導出天壤之別的結果。
地球人開始審視他們內心的感受,承認那是他們經由身體表現出來的狀態。也開始嘗試著去管理這些感受,他們認為這些感受就是通俗所說的情緒智能,并且給出了兩點定義:一是清楚認識和正確運用情緒去幫助自己,即“自我情緒管理技巧”;二是了解和分享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即“他人情緒管理技巧”。
為幫助理解,地球人聰明地用下面的一張簡圖來剖析他們自身為什么會常常無知地陷入迷惘,得到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的原因。
這樣一來,地球人突然清醒了一些,發現原來他們自認為的因果關系其實很多時候是有選擇的因果,是“假因果”,實際是他們給自己挖的坑。為了管理好這些奇怪的情緒,他們開始去關注溝通效果。然后他們發現,影響他們情緒的溝通,似乎又有一個因為無知而給自己挖的坑:以前,他們習慣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淺白文字表達上,而忽略了聲調和身體語言。然而可笑的是,又常常會斤斤計較別人沒說出來的文字,無論文字與聲調或身體語言是否匹配,地球人都更愿意選擇相信由別人聲調和身體語言傳遞出來的意思表達。
好了,到這里,地球人們終于明白其實他們想要實現的良好情緒、有效溝通,關鍵在于要在溝通過程中了解對方真正的深層需求和正面動機。對一個人來說,任何一個字的全部意思是無法完全說出來的,因為這個字與大腦儲存的所有其他資料聯系著。而這個字的意思,可能會隨著外界因素和內在因素(包括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和條規等)這兩個因素而不斷地在轉變。
所以,一部分聰明的地球人(多是NLP學科人士)會有意識地在溝通中制造投契合拍的感覺,他們會通過聲調的配合、身體語言的配合、以及在溝通中重復并且強調尊重別人的信念價值觀等方式,最終都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有效溝通和良好情緒。
而關于如何說話,進而如何高效溝通,學習NLP的地球人總結出了三個原則,分別是:
一、用復述、感性回應、例同(就是用另一個人的故事來引證)和隱喻來組成的回應話術,讓溝通的對方感覺到舒暢。
二、用先跟后帶式話術,引導溝通的對方來到溝通的聚焦點,其中可以是取同(聚焦雙方一致的那部分),可以是取異(聚焦雙方說話不同之處),還可以是全部。
三、用定框法限定溝通雙方把目光集中到如何實現三贏的狀態中,不跑題,節省埋怨的時間給解決提供空間。
此外,地球人還學會用感知位置平衡法去解決另一個人不在場,卻能改變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問題,這一點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基于這三個原則,他們還旁生出不少有意思的招數,來克服溝通中容易出現的障礙,例如
1.破框法:
“應該如此”破框法——心圖不是實境。我們無法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
“托付心態”破框法——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設計師,人生的幸福快樂都由自己掌握,成為自己生命真正的主人。
“沒有辦法”破框法——凡事必有至少三個解決方法。沒有辦法只是指已知的方法沒有效果而已。
2.正面詞語:承認否定詞的相反作用,強調換用帶有畫面感的正面詞語引導,植入潛意識。
3.意義換框法:用具有深刻意義的思維挖掘、替代幾乎沒有價值的能力行為環境模式。
4.兩者兼得法:適用關聯的特性,放大和發散思維,得到多贏結果。
5.環境換框法:代入不同的環境,讓地球人收獲不同的感受,得到可能完全不一樣的收獲。
6.轉念五步曲:經常使用“到目前為止,我還……”的語句,讓未來有更多的可能。
7.上堆下切平行:使溝通談話的內容更廣、更豐富。
8.上堆語言模式:找到共同的價值觀和尋找力量
9.下切語言模式:找到更準確的點和尋找方法
聰明的地球人還不止于此,他們更是靈活運用“心錨”、“時間線”、“抽離結合”和“次感元”這四大技巧發展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都取得非常不錯的效果。我搜集羅列如下:
1.創造未來景象:看見未來,才能看見希望。
2.防彈衣法:在面對一些不友好的事時,地球人的阿Q(我看不見我聽不見)精神其實可以幫到他們免受傷害。
3.寬恕法:背負負面情緒其實是一種自我懲罰,學會寬恕需要些技巧就能實現。
4.消除恐懼法:很多對一些已知或未知事物的恐懼,用放電影和倒帶的方式就可以消除。
5.接受自己:放下對過去自己的責怪,允許自己不同時期的不同存在,同時停下來尋找被遺棄的正面價值。
6.重塑印記法:尋找到給地球造成莫名傷害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何時出現,何人造成等真相,以徹底處理掉困擾和傷害。
看得出來,地球人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如此快速的文明,NLP對他們的幫助實在大得可怕。相信用不了多久,當這門學科得到千百倍的普及時,也許地球人真的能做到彎道超車,追趕上其他地外文明呢!對此,我覺得我們可以耐心給他們一些時間進化的。這一命題讓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