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談到教育這個話題的時候,曉生掐指一算,我從事教育行業時間也有將近四年了。以前絕沒想到會做老師,但是還是走進了這個圈子。不想走進這個圈子不是對老師這個職業有什么偏見,而是因為我個人小時候的陰影。
小時候調皮沒少被老師惡語相向,拳腳相加。相信很多朋友都碰到過這樣個別的老師,其實這些老師的惡毒不是他們對你說過的那些惡毒的話和拳腳加之在你身上的痛楚,而是這個你最信任的、在你看來最權威的人把自己的對你的偏見強加給你,讓你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好的孩子。
? ? ? ? 其實很多的老師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很多老師也在不斷地讓教師這個職業變得神圣。但是也不排除在這個圈子中,很多老師把這項工作當做一個鐵飯碗,把一些知識生搬硬套的講著講著逐漸變呈了老生常談,把手中家長、孩子、國家賦予的他們的這項權利當做私人福利而肆意妄為。
? ? ? ? 這也和我們的國內大環境有關系,教育和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教育的制度、理念都脫不開關系。即使是有抱負、理想的青年才俊在一潭死水中也會泡臭、腐爛。政治、社會咱們先放在一邊,我不是人大代表,我沒錢、沒勢、沒有知名度,沒人給我安排也沒人選我。咱們還是回過頭來說教育和學習問題吧。寄希望于有人看到了,可以改變自身、改變自己的后代,在固化的社會階層中激起些許的漣漪。社會中每個人都強大了,人對了,那么社會、國家、世界就都對了。
? ? ? ? 大環境下我們需要了解我們在我們的校園中都學習了什么呢?咱們國家很早就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理念,但是貫徹的并不怎么理想。相信在中國不用說學校,單從家長這里來說,不關心什么德智體美勞,他們只在意你考了多少分,高考有沒有希望。高考這架獨木橋桎梏了學校的教育理念。中國教育談改革多少年了,但還是在不斷加重學生和家長的負擔。以前我小的時候不管任務多重但還是在學校里面學些知識,交一些延時費用也并不多。但是現在,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幼兒園階段就有很多輔導班,上了學還有更多的作業輔導……這就造成我們們的孩子只是知識的強硬灌輸,卻并沒有得到全面發展。
但是在未來,我們需要孩子掌握核心要素:
1、文化基礎,是重要的身份識別,在文化大環境中真正的把“人”塑造成人,你是一個東方人還是一個西方人,不同文化內涵基礎,塑造出來的人的基本文化認同也是不一樣的。
2、思維能力,讓自己學會學習。要具有知識整合能力,具備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3、社會能力,人是社會型生物,人的本質可以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必須走向社會在社會中尋求自己的定位,學會自我發展,學會社交、擔當社會責任,要有公民意識。
這是每一個人要具備的核心素養,在當前社會中來說,我們都知道要把自己塑造的更好一點,每個人靜下來的時候都會有些許的焦慮。焦慮多種多樣,在這里是一種知識的焦慮、自我認同、定位、生存的焦慮。適當的焦慮有助于進步,但是每個人焦慮多了就會做出逃避,通過游戲、聚會……但是當深度焦慮的時候,就會出現抑郁等癥狀。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沒什么焦慮,他們具備很強的適應能力,而且處于習慣養成、知識迅速積累、環境適應的過程中。孩子的焦慮來自于家庭,家長焦慮的話,輕則不停地報班、重則不停責備、不滿抱怨、甚至大打出手。如何改變焦慮呢,說的高大上一點,活在當下。當下怎么做呢?且往下來看。
? ? ? ? ?在當前的環境中來說,每個人需要應對的挑戰就是,知識大爆炸,信息量大,學科跨度大且知識、時間都呈碎片化。對于每一個人的要求就是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建立并掌握新的學習能力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學校的的系統的知識性的教育是略后于社會的,要改變傳統思維,從學校畢業不等于學習就可以畢業了。由此看來現在社會在逼迫著每一個人真的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了。
那究竟該怎么去學習呢?
1、多讀書、多思考、友直友諒友多聞。如果有時間要靜下來多讀書,勤于思考,勤于用腦,每個人都會在潛意識中不斷地將你的所學不斷地豐富進你自己的固有模式、習慣中、遇到新內容會做出新的改變,只有勤于思考才能不斷的得到應用、固化形成新的習慣模式、那么沒有時間的話就多跟隨好的朋友,關注大拿、牛人,他們的學習習慣,他們適應新社會的方式、他們的知識、見聞,不妨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但是切記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師不如無師。關注曉生微言我們一起成長進步。
2、這就有涉及到自己的時間管理了,一天24小時,工作、生理需求占了一大部分,還要照顧自己的貪玩的欲望。(玩的時候能不能用到你當前學習的知識呢?)但是總會有那么一部分時間你可以試著拿出來。不要讓自己難為情,不情愿,你得告訴自己這是很開心的事情,別把學習當作痛苦的事情。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每天給自己一個小時的時間學習、靜思。完全可以把每一天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比如在坐地鐵時看一看曉生微言的文章……
3、翻轉式學習。我曾經在尚德教育公司工作時主推的教育理念,本意是讓所有的老師掌握這樣的教育理念去帶給學生,轉變我們的教育方法,改善學生學習,搞活課堂。反而被這家公司做成某產品拿去售賣了。翻轉式學習對于每一位學習者來說,就是主動的而深度的學習。根據布魯姆知識體系,我們可以把每個人的學習認知層次由低到高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我們更多的是停留在初級認知的最底層,記憶和理解。而最好的學習認知是上升到評價、創造層。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知行合一,用你的行動去調動、驗證你的知識。比如說你可以關注曉生微言,給曉生發稿,審查合格可以發到咱們的公眾號。創造永遠是最有生命力的。
4、學會掌握關鍵詞、總結理解概念。知識是零散碎片化的,要學會掌握關鍵詞,由關鍵詞衍生的學習的整體內容,也就是體系化,并學會總結掌握概念。
5、學會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將碎片化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形成知識樹。
6、目標明確。博而精,專而通。要廣泛博通跟上時代步伐,要專精找到自己的目標定位。我們是走在社會中混飯吃、求生存的人,要迅速學習,明確利用,而并不是學校里不計成本不懼生存的學術研究。
? ? ? ? 從你決定改變并付諸行動的那一刻起,未來在你的手中。關注曉生微言公眾號我們每天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