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陰初陽,右側偏左
右側偏左
右側偏左,這個詞第一次聽到是在韭菜姐姐那里。
她說:
高毅說過一句話:用滿倉來抵御指數上行風險,用個股來抵御指數下行風險。非常經典。我再加一句:用右側偏左來卡位上車,用滾動和超短來增厚墊子。
我不喜歡風起云涌,我最喜歡的是風起青萍之末,右側偏左。
我也很多次提到過我最喜歡的圖形是風起青萍之末——右側偏左,那種風報比性價比賠率都絕佳的時刻,比如溫斯坦的“投資者買入方式”,或者斯泰恩的“低風險的機會窗口”。后者說當他在杯柄形態底部買入時,常常被同行嘲笑說“他應該在股價突破杯柄部位時以高出底部30%的價格買入”才對。
其實100倍講的就是右側偏左那個風報比和賠率最高的點,只是很多人更喜歡股魔。
馬克及其門徒講:市場好買突破,市場不好買回調。
假設時間回到昨天收盤(10月10日),你看浩源的形態不美嗎?vcp大平臺強勢突破,是不是右側?漲停板是不是最強的右側?但是還沒過前高,是不是右側偏左?黑天鵝你是無法預測的,只有應對。
投資者買入方式
對于投資者來說,第一個買入點,就是股價初次突破第一階段并進入第二階段的時候。
低風險的機會窗口
除非出現前所未有的高回報的盈余公告,大多數時候我都會在處于上升趨勢的特定位置買入,此時交易量陷于停滯,其他人都不愿意買入。
當所有人都不抱希望,而不是所有人都顯得狂熱之時就是低風險的機會窗口。我總是將自己置于大跌概率極小的位置。我的想法是:為何不等到大家都割肉拋售股票時買進呢?
周線圖中的低風險買入點更容易識別。
在“杯柄”形態的底部買入。
在低成交量的密集成交底部買入。
股票魔法師的轉折點
轉折點的出現代表股票已經完成了穩固期,并已經準備好開始下一次上漲。
每個正確的轉折點發生時都伴隨著交易量的萎縮,通常低于之前的平均水平,并且至少有一天萎縮明顯,甚至出現零交易。交易量的降低意味著股票已經不再源源不斷的供給市場。
在VCP模式中最后一次價格收縮發生后,完美的情況下你會看到交易量上行并且不斷走強。
轉折點的方法是否成功取決于股票根基是否已經打好。
重點
市場好買突破,市場不好買回調。
此時要處于上升趨勢。
在低成交量的密集成交底部買入。
轉折點的方法是否成功取決于股票根基是否已經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