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大家都叫我“尬聊”終結者

01


電影《天下無賊》里,傻根與工友騎車路過荒地,向劉若英扮演的王麗伸出了援手。王麗坐在自行車后座上,與傻根有段頗具代表性的對話。

“你叫什么名啊?”

——“我沒大名,村里人都叫我傻根?!?/p>

“你不是本地人吧?”

——“我是河北人,來這修廟的?!?/p>

“那你可是積了大德啊?!?/p>

——“我是個孤兒,打記事起,就跟著村里的大人修廟討生活,修廟是我們村祖上傳下來的手藝。”

這段對話的結尾,劉若英若有所思,沒有再說什么。從接下來劇情的發展判斷,劉若英對傻根的“傻”已經了然于心。出賣“傻根”的,正是他這幾句無心之語。稍存戒心的“正常人”,顯然不會把自己的真實信息對一個陌生人和盤托出。你看,諢名、籍貫有問必答,職業、出身、到本地的緣由不打自招。短短幾句話,傻根已經成了透明人。

拋開這種常識判斷,從溝通法則層面深入分析,公周認為兩人在這段溝通中都是不及格的。

劉若英對陌生人采取了“糾問式”和“誘導式”對話方式,試圖掌握對方的個人信息,同時卻沒有透露自己的任何信息(幾句話的主語都是“你”)。傻根自然不明就里、輕易中招。但如果是具有具備一定思維能力和社會經驗的人,很容易被激發戒備心理,對劉若英產生負面看法,同時也就阻斷了雙方進一步溝通交流的機會。

傻根,因為自己的獨特身世和可能存在的某種生理障礙,形成了對外界毫無防備、缺乏思維判斷能力的特殊人格。我們當然無法苛求他的溝通技巧。但這也給“正常人”提了醒,與陌生人溝通時,應把握好分寸、保持必要的距離感,切莫像傻根一樣言多語失、輕易中招。

在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劉若英與傻根之間的對話場景。比如,火車上與鄰座的搭訕;回家探親,與親友間的交流;飯局上,新面孔之間的閑聊;參加單位文體活動,與局長恰好坐在一起等等。這時候,該聊些什么、怎么聊,才能避免溝通障礙和尷尬,把局促難安、不冷不熱的“尬聊”變成愜意得體、游刃有余的“暢聊”呢?


02


避免“尬聊”,首先要搞清楚“尬聊”是如何產生的?

很簡單:

一是無話可說;二是話不對路。

要想解決問題,第一把鑰匙叫做“溝通的意愿”

愿意聊、愿意動腦筋,是做好溝通對話的前提。遇到障礙、問題時,也才有耐心試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尬聊,往往是人為制造的。一方或者雙方根本沒有聊天的興趣,心想“憑什么順著你說話”、“就不帶你玩”、“這人真傻”,甚至暗自感慨“對這種人費口舌,簡直是浪費生命”。由此,本該你來我往的融洽對話,變成了有一搭沒一搭的冷場,甚至你說一句、我頂一句的車禍現場。

這種尬聊完全無解。

公周建議大家,盡量避免這種狀態。對方再討厭、再無足輕重,也不妨礙你保持風度、春風化雨。我們常說“修為”二字,人的涵養不恰恰是在這種時候表現出來嗎?更何況,對身份不明的陌生人擺冷臉,轉眼被打臉的風險還是蠻高的。

僅憑溝通的意愿當然還不夠,第二把鑰匙叫“變身的智慧”

北京潭柘寺有個圓通殿,里面供奉著觀世音菩薩的本身像,其兩側擺著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種“應身像”,合稱“觀音三十三身”。佛經里說,觀世音為了教化不同層次、不同環境的眾生,可以隨機應化出種種化身,從佛身、菩薩身、人身到非人身,共有三十三種。

你看,菩薩與人溝通,尚且屈尊變幻外形,讓對方感到親切、舒適,從而提高“教化”效果。你我肉眼凡胎,不更該因人而異、及時調整對話內容和策略嗎?從這個意義上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倒是一種溝通智慧。

朋友之間,地位平等、關系親密,所以要親切自然為好,臟字葷口無傷大雅,有時反而能拉近距離、彰顯彼此關系的特殊性。

克里特·伊斯特伍德的電影《老爺車》中就有這樣一段劇情。老頭拉著華裔移民 TAO 到朋友那里,生動展示了“男人之間該如何對話”——當然是臟字不離口、相互擠兌埋汰了。這樣的對話一定是熱火朝天、應接不暇的,最后以胸口的一記重錘和開懷大笑結束,怎么可能變成“尬聊”呢?

領導與下屬之間,主導權往往在領導。工作之外的交流,領導往往愿意扮演“親民”角色。這時候,下屬自然要迎合領導,從雷厲風行的“聽話下屬”,變身輕松愉快的“懂事晚輩”。

比如,與局長一起乘車。局長看你年輕,有意談起科技產品話題,希望和你有更多共同語言。

這時,你夸夸其談、大肆賣弄自己對科技產品的熟悉;或者唯唯諾諾、生怕哪句話說得不恰當,大氣不敢出一口。這兩種表現當然都是錯的。

前者錯在“順桿就爬”,忘掉了自己與領導之間的身份不平等關系;后者錯在“給桿不爬”,讓領導“熱臉貼了冷屁股”,興味索然。這兩種情況下,你與局長之間的對話,難免都成了“尬聊”。

真正聰明的做法是,積極熱情“接話茬”(表達出對本話題的興趣)、承上啟下“遞肩膀”(引出話題讓領導放開講,講完主動點綴幾句作為承接)、不失時機“表謝意”(讓領導明白他的善意被你捕捉到了,而且表示感謝)。

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之間,形成友好對話的關鍵在于拉近距離、塑造好感、建立信任。這時候,要善于發掘彼此的共同點,說白了“套近乎”。

比如“聽你口音是山東人,咱們可是老鄉啊(我最好的朋友是山東人、我去過山東、我??瓷綎|電視臺、山東人最講義氣……)”;

再比如“看你腰板這么直,是不是當過兵?(我也當過兵、我父親是軍人、我最崇敬軍人、我喜歡看軍事題材影視劇……)”;

又比如“看你 T恤是清華的?咱們是校友啊(我最崇拜清華人、清華學風最嚴謹了、我親戚家的小孩也立志要考清華、我去北京旅游專門到過清華……)”等。

你看,“套近乎”的過程,往往也是調整身份定位,向對方靠攏的過程。有了這樣謙虛低調、積極熱情的姿態,也就讓對方看到了你溝通的誠意,自然更愿意向你敞開心扉。

第二把鑰匙用好,你與對方之間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溝通氛圍和對話基礎。但這還不夠,如果“套完近乎”就沒話說了,那這“近乎”不久白費勁了嗎?

接下來是第三把鑰匙,“學會成人之美”。溝通,是人的自然需求。說到底,人們樂于溝通,是在享受溝通帶來的歸屬感(我是社會群體中有活力的一員)、安全感(對話過程中,一般不會受到嚴重攻擊)、滿足感(我表達的觀點和內容受到對方的重視和接納)。我們常說某人“會聊天兒”,他一定很善于讓對方從溝通中獲得快樂和滿足。

比如,要善于探查對方的表達強項。

有人知識淵博,可以請他答疑解惑;有人經歷豐富,讓他說說人生感悟;有人情感熱烈,建議他講講故事傳奇;他獲得了某方面突出成績或受到重要獎勵,我們多問問臺前幕后的細節;有人特別以孩子為傲,我們就聽聽他孩子的成長軌跡;有人喜歡指點江山,就由著他侃侃社會熱點的是非對錯。

一定記住,學會傾聽和欣賞,是收獲信任與友誼的最好辦法。而因為這種能力的稀缺,你稍微增添一點耐心,就可以獲得點石成金的驚奇效果。不信?試試看哦。

比如,要準確把握對方的表達意圖。

這年頭,大家都很忙,很少有人會平白無故跟你廢話半天。那么,只要他開口,往往都是有目的、有意圖的。所以,這段對話能不能變成爛尾“尬聊”,取決于他有沒有機會說出想說的話。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過節回家,吃完晚飯和媽媽坐在一起聊天。你媽東拉西扯幾句,有點欲言又止。你就該明白了,這是為你的終身大事著急呢。到底給不給她機會說呢?不給吧,她憋屈;給了吧,你不爽。決定權在你手里,但要我說,從溝通的角度你得讓人家說話。你回家之前,老太太思前想后猶豫多長時間吶!琢磨了一百遍的話,如果讓你硬生生給憋回去,這簡直有悖人倫?。?/p>

讓人家說了,應和幾句、自己的節奏該咋地咋地,你也沒啥損失???

比如,要學會恰如其分的恭維。

大家對官場上無底線、無原則的溜須拍馬厭惡至極,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日常交往、溝通對話中,真誠而恰當的恭維,往往是雙方溝通順暢的最好潤滑劑。任何人都有被肯定、被贊揚的渴望。對方辛辛苦苦講了半天,如果得不到及時肯定,心情自然由盛而衰、失落沮喪。接下來變成“尬聊”并草草收場,完全是可以預料的結局了。

所以,不要吝嗇這句贊揚了。對你來說,出嘴就忘、無足輕重的一句話,或許就是對方一整天好心情的來源呢?

好了,我結合自己的經歷,總結了避免尬聊的三把鑰匙,劃重點:

第一把:溝通的意愿;

第二把:變身的智慧;

第三把:學會成人之美。

靈活運用這三把鑰匙,就算得上“會聊天兒”的人。

“會聊天兒”的人,運氣不會差哦!


03


講完大道理,我們再補充幾條小技巧。

第一條,講話不要太具體。表揚別人,要善于提升高度。比如,與其說“單位加班,你總能按時到崗”,不如說“你對工作特別有熱情”,這樣的表揚更有力度、效果更好;批評別人,要善于模糊焦點。比如,與其說“1+1=2的簡單工作你都能搞錯,真是服了你!”,不如說“以后工作,還是要細心一點,不要輕敵大意??!”這樣的批評給人留足面子,還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第二條,要適當鍛煉記憶力。對話的過程,實際是信息交換的過程。尊重對方的最好體現,或許不是收尾的幾句恭維,而是你記得他曾經講過的話。公周接觸過的一些大領導,無不記憶力驚人、善于準確存儲對話信息。大單位之間的事務協調,核心決策有時就是各單位一把手簡單碰頭定下來的。主辦單位的一把手,最后往往會把商討過程、各方意見和共同決議簡要描述一下,作為最后的確認。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對一把手的基本考驗。如果沒有這點記憶歸納、總結陳述的能力,事情十有八九協調不成。

第三條:少講口水話。所謂口水話,就是可有可無、缺乏必要意義的話??谒挵ǖ幌抻诳陬^語(嗯,啊,這個,然后,是吧……)、免責聲明(專業術語叫disclaimer,比如“說句不該說的”、“不是我說你”、“我這個人直來直去”等)等。這些話說出來,要么浪費時間,要么畫蛇添足,只能暴露自己的溝通弱點,完全沒有積極效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63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9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7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65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0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9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3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8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9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5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2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8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經過那條街 看見一個背影好似你 這一幕好熟悉 似乎時光又回到昨天 你的短發是否變長 你的長發是否變短 來來去去長...
    秋蟲欲鳴閱讀 238評論 0 1
  • 實現input標簽隱藏邊框 border:0 none:消除邊框。 outline:none:點擊邊框的時候在IE...
    越奔跑越渺小閱讀 3,023評論 0 0
  • 前幾章說的個人感情比較多,這章就多寫點關于旅游方面的吧。 關于麗江,這幾年很多丑聞充斥著這一片曾經的凈土,題外話加...
    0c704893b6d6閱讀 254評論 0 0
  • 兒子這幾天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句話便是:“爸爸,還有10天就是你生日了”,然后是9天、8天、7天..., 他似乎比我...
    銘陸星花閱讀 177評論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