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各類盤點信息就充斥在新聞頭條。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今年加入創業大軍的創業者更多了。然而,兩年前的資本寒冬使一些理智的創業者看清了市場環境,調整了項目節奏,不再持續燒錢模式,八方互助楊金衡面對創業市場用投資人的錢“借花獻佛“瘋狂補貼用戶換取流量的行為表示值得商榷。他說自己的項目自上線不到兩個月,獲取50萬用戶,基本沒有大額的投放和補貼行為,而是通過與其他知名渠道聯合運營獲得對產品感興趣的精準流量。
細數八方互助的合作伙伴,可以看到類似小米、美柚這類以年輕群體為主的知名品牌。而本周和知名瀏覽器獵豹的聯合運營活動也正在進行中。獵豹瀏覽器憑借出色的產品設計和體驗,在競爭激烈的瀏覽器市場中異軍突起,截至目前日活躍用戶已過千萬。這恰好和八方互助的定位吻合。定位為“年輕人的第一份保障”,8元加入最高可獲得30萬大病保障的產品模式,通過精準渠道合作,短時間內獲得用戶的追捧,很多用戶紛紛在朋友圈和家庭群里轉發,讓家人也加入公益互助計劃。據APP顯示的產品介紹,互助保障的形式就是通過互聯網集聚大批用戶,通過“抱團“和“分攤”,將個體獲得大病保障的成本降至最低。另外,此類互助保障還可以與商業保險重疊使用,最大程度降低患病會員的經濟壓力,真正做到讓年輕群體“看得起病”。
八方互助另辟蹊徑,希望通過精準的用戶定位及聯合運營,能夠從最初就吸引到那些真正愿意“一人有難,八方支援”的年輕用戶。對此,楊金衡也向記者袒露“未來我們會將重點放在社群運營方面,旨在通過針對性較強的運營方式挖掘用戶的多層需求,并不斷豐富產品形態,全方位滿足用戶需求。”
產品永遠是一家企業能夠在市場上屹立不倒的核心競爭力,燒錢模式一旦展開,退路難尋。近期,樂視的資金鏈危機尚未從大眾視野中消失,真是應了那句“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其實,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是不需要使用夸張的宣傳語以及大幅度的資金補貼才能持續下去的。產品、技術的創新能力以及精細化運營才是保障一家企業長青的重要因素,創業企業的安全感不應該由資本帶來,而是團隊持續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