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懂兒童心理學的朋友給予指導,謝謝】
女兒昨天期末考試,前天放假在家復習,趁我哄妹妹的時候,她跟著手機視頻學做的禮物。送給她的老師們。
還有一天就考試了,你咋就不能把學習裝進心里呢?
家長都是"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
不過,看著這份禮物,我心里有些小感慨:老天給予每個孩子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做家長卻非愿意要別人家孩子身上的東西。
就像我女兒:上課不會聽課,注意力不集中,一到四年級沒有考過100分,特別有自己的主意。
單憑這幾點,就讓我焦慮了4年。
如何讓她注意力集中?生字怎么就不能全對,不就是個生字嗎?你有你的千言萬語,我心里就是有我的"小主意"。
總之,你家娃身上有的小毛病,我家娃身上也有。你家娃身體沒有的小瑕疵,她也有!
提起我家娃,知道的人都清楚:那是費心死了!
但是,回想起她一路的成長。她也有著別的家長羨慕的地方。比如說:上幼兒園一天沒有哭過,也沒有因為撕心裂肺地哭導致上火生病過!不玻璃心,內(nèi)心強大,即使上了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挨留,她也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書包整理好,必須按時上學。不敏感,自己可以化解自己內(nèi)心的小矛盾,等等。
雖然我們學的不好,但是我們一直積極!
一年級時候因為寫不好字,被老師留下,與她一起被留的女孩受不了這"打擊",就一直哭。我家妞卻說:"哭什么哭,又不是不讓你回家!"
雖說后來不被留了,但是她學習中的壞毛病還是會被老師批評的。
除了老師批評,就是我這個當媽媽的"虐待"!大多是因為作業(yè)。
有時候我會開玩笑地問她:"妞,上學有意思嗎?"
她抿嘴笑:"有意思呀!"
我試探性地繼續(xù)問:"有啥意思呀!天天被老師批,媽媽罵的!要是我,早不想去學校了!"
她說:"那也有意思。"
我更加疑惑了:"有啥意思?"
她說:"因為有人和我玩呀,有那么多朋友。"
這話,我從她上幼兒園聽到了現(xiàn)在。
別的孩子上學,以上學為第一目的。
我娃上學,以交朋友娛樂自己為第一目的。
別的孩子下課后,大多和同學在一起,我娃會跑到辦公室去:"老師我能替您做點什么嗎?"
別的孩子放學后,見到老師就得躲著走,特別是學習成績不好的,但是我娃卻非常熱情地和老師打招呼,和老師有說有笑地走出校門。
每天放學,別的孩子出了校門就找自己的家長,我娃卻和這個寒暄和那個打招呼。
就像這次考試復習一樣,家長急得火上房,她那里悠閑自得地"謝老師。"
我想說:"你考個好成績,就是對老師最大的感謝!"
作為媽媽,我總想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為此我有兩點擔憂,怕孩子因為成績自卑而去討好。
第一、排除性格外向因素,孩子為什么那么熱情呢?對同學、對老師都是如此。
第二、孩子送老師禮物,是懂得感恩還是因為自己學習不好,而內(nèi)心里需要被看到呢?
就這兩個問題,我和女兒聊了天。
我問:"閨女,你為什么那么熱心喜歡幫助別人呢?"
孩子說:"幫助別人我會快樂呀!"
我說:"為什么會快樂呢?"
她說:"就是會快樂。"
我說:"是因為學習不如她們,幫助了她們才會獲得朋友,你才快樂嗎?"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是呀,那些學習好的都和我是朋友。而且,我也不是什么人都幫,比如說某某,她經(jīng)常欺負我。"
"噢,原來是這樣。那你幫助老師,給老師做禮物是希望老師對你好嗎?"繼續(xù)突破下一個心結。
閨女依然不假思索地說:"不是呀,你想想看老師帶我們那么多人,多累呀,能夠回報點就回報點唄。"
好吧,聽到這里我釋然了。
去他娘的成績吧。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說的:這是一種多么難得的品質呀!作為一個高三班主任,她給予的建議是:一個可以和他人和諧相處,也不和自己糾結的孩子,是非常難得的內(nèi)在品質。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會產(chǎn)生心理問題。
好吧,暫時釋然。
關于學習成績,我和孩子還聊了一個問題:"你覺得你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
她說:"差生。"心里飄過一絲涼!其實,你不差。
又問:"你覺得你具備學習好的能力嗎?"
她說:"嗯。"
我說:"那為什么學不好呢?真實原因是什么呢?"
她說:"不知道。"
我說:"會不會就是你根本沒有想學好?"
她說:"可能吧。"
談到這里,我確信她是一個清晰的孩子。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也許,我需要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和平臺,其它的就靜待花開吧。
也許,她就是安的那顆種子,那顆千年睡蓮的種子。
不,我應該相信她就是那顆珍貴的千年睡蓮的種子!而我,需要是安!因為只有安才使千年睡蓮種子開花。
反思一下,孩子這樣有主見,不也是自己所期待的嗎?從小做早期閱讀,陪伴孩子讀書,也許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吧。
看看娃印象深刻的書吧:
娃說:"喜歡《羊群里的依依》,因為依依告訴她做自己。"
娃說:"喜歡《重要書》,因為重要書告訴她我最重要是你就是你。"
娃說:"喜歡《愛花的牛》,做一頭特立獨行的牛。"
原來,孩子所成為的樣子,難道不是是你一直期待并培養(yǎng)的樣子嗎?
誠意推薦《安的種子》,每個孩子一定都是顆千年睡蓮種子,但是作為家長的您,是本?是靜?還是安呢?
接下來,我將好好回顧大寶的早期閱讀之路,在養(yǎng)育二寶的過程中揚長避短。
并分享給育兒路上,喜歡并相信早期閱讀的家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