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哥說酒:法國波爾多進口葡萄酒中最常見的術語

2018-01-04老井酒業

圖片發自簡書App

根據《世界葡萄酒地圖》的劃分,葡萄酒版圖分為“新世界”(New World)和“舊世界”(Old World)。

而通常我們所說的“舊世界”指的是原始葡萄酒產國,大多位于歐洲和中東地帶,包括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葡萄牙、奧地利、希臘、黎巴嫩、以色列、克羅地亞、格魯吉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及瑞士等。

舊世界的葡萄酒釀制歷史悠久,手段保守,頗具古典主義情懷。

新世界通常指的是歐洲的原殖民地國家,包括美國、新西蘭、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以及南非等國,其歷史也相對較短。

中國作為葡萄酒新興國家,也被歸為新世界葡萄酒行列。

這些國家的葡萄酒在全球范圍內都極受歡迎。

在沒學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等外語的人眼里,看進口葡萄酒酒標難免令人摸不著頭腦。

盡管這些術語大部分是一些常見詞匯,但在特定語境下的意義還是有特定的意義。以下小M就為大家介紹進口葡萄酒中最常見的 葡萄酒術語。

Left Bank(左岸)

三條河流將波爾多一分為三,位于吉倫特河以西平坦地區的即為左岸。

左岸紅葡萄酒以赤霞珠為主要原料,重點分布在梅多克和格拉夫,左岸還以標志性的甜白葡萄酒著稱,主要分布在蘇玳和巴薩克。

Right Bank(右岸)

與左岸相對,右岸位于吉倫特河以東的坡地地區,主要產區有圣埃美隆和波美侯。

右岸地區素以梅洛為主,因此與左岸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當然也有以品麗珠為主的例外。

Entre-Deux-Mers(兩海之間)

這是除了左岸和右岸的第 三 大產酒區,它位于加龍河和多爾多涅河之間,因此而得名。

它是波爾多葡萄園種植面積最大的產酒區,主要出產干白。

Grand Vin(優質葡萄酒)

相比于該酒莊的其它葡萄酒而言,帶有這一字樣的葡萄酒是品質最好的。

例如對于一些同時生產副牌酒的列級莊來說,這幾個字一般只在正牌酒標上出現。

Second Wine(副牌酒)

在波爾多名莊中比較常見,一般相對于正牌酒而言,品質略遜于正牌酒,但價格實惠得多,擁有更高的性價比。

En Primeur(期酒)

這是一種葡萄酒貿易模式,以波爾多期酒最為知名,一些列級名莊會在每年 3 月少量發布上一年采收并釀造(但未裝瓶)的葡萄酒,換取現金流。

買方需提前支付費用,等葡萄酒在酒窖陳年 1-2 年后才能最終提到現酒。

Bordeaux Superieur(超級波爾多)

與波爾多 AOC 產區在地域范圍上是一致的,不過超級波爾多的生產要求更嚴格,如葡萄藤的種植密度、產量、葡萄成熟度、葡萄酒陳年期限及酒精度等。

Chateau(城堡,引申為酒莊)

指的是一個相對集中的葡萄酒產業,一般滿足以下條件:

①明確擁有一塊經法律認可的葡萄園;

②有專門的釀酒設施、酒窖和釀酒建筑,可以豪華如城堡,也可只是一個簡易房屋;

③釀酒葡萄必須來自自家葡萄園。酒標上標有 Chateau 的通常都是酒莊頂級酒款,如正牌酒。

Cru(園地)

在法國,Cru 指的就是一塊或一大片葡萄園,當然這個詞更常用來表示一些質量上等的葡萄園,在英語中常對應用“Growth”來表示此意。

Cru 的常見詞組有 Grand Cru、Premier Cru、Premier Grand Cru 和 Grand Cru Classe 等,不過由于法國人及其地域的多樣性,單就 Grand Cru 這個詞都出現了多種含義。

在勃艮第(Bourgogne)、香檳(Champagne)和阿爾薩斯(Alsace)等產區,Grand Cru 指的是該地區最好的地段,通常地域不大但能生產出質量和價格都非常高的葡萄酒,在勃艮第常稱之為特級園,Premier Cru 則為一級園。

而在波爾多,Grand Cru 指的是葡萄酒而不是葡萄園。

另外,圣埃美隆(Saint-Emilion)的 Grand Cru 并不是最高等級,其最高等級為 Premier Grand Cru。

因此,Grand Crus Classes 指的是圣埃美隆列級莊;Premier Grand Crus Classes 指的是一級莊。

Millesime/Millesimato(年份)

法語 Millesime 等同于英語中的 Vintage,也就是葡萄采收的那一年。

對于葡萄酒(尤其是香檳)而言,年份是非常重要的,在特定的年份下,不同酒莊的葡萄酒品質呈現一定的共性。

意大利起泡酒也是如此,不過意大利人一般用 Millesimato 來表示年份。

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酒莊裝瓶)

這指的是生產商在適合種植葡萄的地塊擁有自己的葡萄園,且種植的葡萄不是以商品出售,而是用作釀酒目的。

此外釀造和裝瓶等過程全部在自己的酒莊中進行,這樣可以盡可能地傳達品種、氣候風土和人文理念對葡萄酒的影響。

Barrique(法國橡木桶)

Barrique 是一個法國名詞,意為橡木桶,早在中世紀時期的歐洲就開始廣泛使用。也是在那個時候人們發現了橡木桶陳年會賦予葡萄酒一些獨特的口感和風味,甚至帶來香草、堅果、香料或煙熏等氣息。

另外,橡木桶還能賦予葡萄酒一定的單寧,這使得葡萄酒的質地更為精細厚實。

在過去,為了方便運輸時的裝卸,法國橡木桶一般容量不大,其中最經典的兩種橡木桶分別為:

波爾多橡木桶(Barrique Bordelaise):容量 225 L

勃艮第橡木桶(Barrique Bouguignone):容量 228 L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何哥說酒還有更多精彩期待與您分享!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