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驕縱,又和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連接呢?
驕縱,也是溺愛,這是父母最常犯的錯誤,并最容易忽略因此對孩子產(chǎn)生的影響,如果你希望培養(yǎng)內(nèi)心有力量的孩子,你應當避免驕縱。
驕縱型父母的兩個特點
1. 總是替孩子做他們有能力自己做的事情。
孩子在18個月左右就開始表達想要幫助別人的欲望,什么事都想要自己做,但家長們往往會拒絕孩子的主動幫忙。
這種情況在幼兒園也很常見,老師若是想要找個小幫手,孩子們會很積極,在我兒子梅森所在的幼兒園,最受歡迎的工作崗位被稱為餐車長,工作內(nèi)容是幫孩子們打飯打菜,實際上還是挺辛苦的,這個崗位卻比班長還難搶到,所有孩子都想做。
因為孩子們想體驗到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想要確定自己對事情是有掌控力的。
然而,父母們往往有很多顧慮,認為孩子們做事不完美、不如自己高效率,可能還會引起麻煩,因此,孩子們沒有機會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反而造成了我們比他大、比他好、比他有能力、比他有經(jīng)驗、比他更重要的想法,讓孩子們認為爸爸媽媽比我更優(yōu)秀。
再往深層說,孩子們會形成“愛我就是照顧我”的信念——其他人應當為我做一切事,很難發(fā)展出“我能行”的內(nèi)在力量。
家長們應當避免驕縱,對我們的孩子表現(xiàn)出信任,賦予孩子權(quán)利,再教會他們技能。
避免代勞的兩個要點
信任孩子,忍住代勞的欲望
梅森上小學以后,越來越不需要依賴我了,他自己穿衣服、吃飯、洗澡、打掃衛(wèi)生,雖然偶爾,梅森還是會撒嬌說:“媽媽媽媽,幫我做一下吧!”但我還是得忍住,告訴他:“梅森,媽媽不能代替你去做你已經(jīng)會做的事情,我相信你可以的。”
花時間訓練,相信孩子能從錯誤中學習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信任給予的太少了,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碗,就氣得跳腳,或打或罵沒有好臉色看,這樣是不對的,家長應當及時地給予孩子幫助和指導,引導孩子知道怎么拿碗才拿得穩(wěn),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2. 缺乏規(guī)則和界限感,給孩子無限的自由。
我們要明確,無條件的愛和無條件的自由是不同的。
無條件的愛指向的是人,無條件的自由指的是事情和行為,比如,答應孩子任何條件,玩手機、吃飯看電視都不管,而且,父母說“不”是沒有意義的,最終都會妥協(xié)。
又比如,孩子做錯事了總有人幫他承擔,某某和小朋友打架了,結(jié)果卻是媽媽去道歉。
在無限自由中長大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霸道不講理,愛撒嬌哭鬧,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能反復突破別人的界限。然而,一旦他們步入社會,就會大大受挫,他們會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在家中做什么都能被允許,在社會上卻行不通呢?有些孩子可以目中無人,卻很不快樂,就是這個原因。
清晰和明確的界限能給孩子們安全感,能夠明確孩子們在社會中的位置和責任。我們可以給孩子們有界限的許可,和善意味著真正的尊重孩子,驕縱會讓孩子沒有失望以及受挫的機會,讓孩子變得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