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把演說的核心點反復的研究推敲,真正的演說都是設計出來的,而并非即興的個人表演。
一、演說的終極目的要對聽眾做到“三化”
1、化不理解為理解。
2、化質疑為信任。
3、化不行的為行動。
也就是說當演講對聽眾思想上有影響,觀念上有改變,激發聽眾理解,并深刻認同你的觀點,最后跟著你的號召一起行動。
二、共鳴的開關
一但我們把演講的重點,從產品特色轉移到聽眾的利益時,就順理成章的打開了聽眾的共鳴開關。
產品特點、設計理念對于聽眾來說都是扯淡,只有利益此時永恒的!
只有利益才能真正的激發聽眾的興趣,比如牛餓了一定要吃草,藤蔓不斷向樹冠攀爬是為了吸收陽光,人努力搬磚就是為了賺錢,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需要理由,而這些理由一定是屬于聽眾自己的,而不是演講者的。
三、觸發語言,我們要引起發聽眾同頻共振,就得為聽眾解答一個核心問題:
你能從演講中得到什么?做為演講者要不斷尋找聽眾利益切入點,這樣他們才會始終跟著你的節奏走,比如你想在對手公司挖兩個核心經理人,那么切入點核心應該是 加入我們公司高新、大平臺,年底分紅……
找到核心三點:
1、首先是“這對您很重要,因為……”。
這句話之后,你可以直接補充對聽眾的好處。
2、其次是“這對您意味著什么呢?
”這之后,你就可以引出聽眾的立場。
3、最后是“為什么我和您說這些呢?
” 然后你可以很自然地對他們解釋好處。
不要覺得這樣很功利。如果你的演講調不起聽眾的興趣,不能讓聽眾記住你、聯系你、關注你,你的時間和精力就白白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