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那天,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母親的祝福。在"感恩母親節"的小作文中,我窺探到了他們的心靈。作為鄉村的留守兒童,他們內心最渴望的是: 媽媽能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唱出了所有孩子的心聲。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心里就特別難受,因為從小到大,母親很少陪在我身邊。我出生一個月后,媽媽就出去打工了。我全靠喝奶粉充饑。
"母親,女兒想對你說:物品并不能代表愛,只有陪在孩子身邊,才是對她最好的愛。"
這是我的一個小學生在作文中的肺腑之言,我只字未改。我把孩子的作文發到了家長群里。那位母親讀到女兒的文章,感慨萬分。她告訴我,因為沒有陪伴孩子成長,內心一直覺得很虧欠她,在女兒心中,母親是一個很淡薄的概念。孩子曾經說過,是爺爺奶奶把她撫養大的,她特別孝順爺爺奶奶。但父母,在她的印象里,是那么模糊。如今,孩子已經十二歲了,母親依然在外地打工,一年里或許也就是見面幾天。
這個女孩是個特例。其實,別說長期在外打工了,就算只是幾個月,暫時留守的孩子內心仍是失落的。很多孩子都說:媽媽走的時候,心里萬分不舍,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甚至嚎啕大哭。母親也忍不住抱住孩子哭起來。"上次母親走的時候,我使勁地哭,弄得媽媽也哭了?,F在,我長大了,母親再出去打工時,我為了不讓母親傷心,就忍住眼淚。等媽媽走后,我關上門在屋子里偷偷哭泣。"一個小女孩這樣寫道。有的母親因為不愿意面對分離的場面,悄悄走掉。孩子這樣說:"回到家里,沒有看到媽媽,我心里就開始害怕,我發瘋一般地尋找,廚房,客廳,東屋,西間,所有的屋子找遍,都沒有媽媽的影子,我絕望地撲到床上大哭??????"。有的孩子比較理性一些,"媽媽出去打工,我是十分不想的。但是,一想到家里蓋新房子也要用錢,媽媽不打工錢就不夠。盡管心里很難過,還是理解了媽媽。"
在這些孩子心中,母親的形象是多么高大啊。她就是孩子一切快樂的源泉。每天都能吃到媽媽做的飯菜,上學有媽媽接送,周末媽媽帶上孩子去公園游玩,去超市購物,買新衣服。母親,你溫柔的懷抱,給了孩子多少溫暖;你母性的光輝,給了孩子多少快樂; 你愛撫的目光,撫平了孩子內心的憂傷,掃除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孤獨感。
是的,正是孤獨。每一個孩子離開母體,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他都是孤獨的。所以孩子依賴母親,只有停留在母親的懷抱里,他才會有安全感。母親,是孩子生命的根基,是孩子一生的依靠。
倪萍主持的大型公益節目?等著我?,相信人們都不陌生。這個節目,使多少自幼離開母親的孩子重新找回母愛。他們由于種種原因,或被拐賣,或者走失,或因父母關系而不得不過上沒有母親的生活。但是,他們無一例外的是,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愿望,一定要找到母親,一定要重回母親身邊。在母子重逢的那一刻,情感的閘門瞬間決堤,悲喜的眼淚頓時成河,母親,母親,孩兒終于又見到了你。
母親,孩子需要你。不管經歷了多少歲月,不管經歷了多少變故,母親的形象如屹立的長城,她永遠是兒女心中最溫柔的牽掛。
孩子成長的過程,作為母親怎可以缺席?因為孩子成長的經歷,也是母親成長的經歷。你是第一次做母親,有了孩子的女人,就要學習當母親了。盡管做母親是女人的天性,但是做母親也是全新的學問。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要學著這樣一門學問--幼兒教育學。孩子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他的興趣愛好,天賦稟性,都需要做母親的給予觀察,給予引導,給予培養。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而母親,就是孩子智慧的源泉。母親又是十分辛苦的工作,你付出辛勞,收獲孩子的健康成長。在陪伴孩子的成長中,你也不會錯過那些幸福的時光:孩子天使般的笑容,稚嫩甜美的第一聲呼喚媽媽,從蹣跚學步,呀呀學語,到能念唐詩宋詞,會為媽媽親手制作母親節禮物。這怎不令母親欣慰?
一個沒有母親陪伴的孩子,他的心靈是殘缺的。因為任何人的愛都代替不了母親的愛。一個少了母親陪伴成長的孩子,他的精神領地有一塊會是荒蕪的,而這會使他內心饑渴,孤獨。一個長期缺少母愛的孩子,他的性格里會有自卑怯懦的成分。一個人的童年,如果沒有母親的陪伴,關愛,呵護,他的生活將會是多么單調,拘謹,憂郁。
母親,你是孩子心中的小太陽,這株幼苗,需要你的光芒來照耀。
如果你有了一個孩子,如果你已經做了母親,請你陪伴孩子長大吧,陪伴,是你所能給予孩子的,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