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種技能是5分靠天賦、3分靠努力、2分靠技巧的,這次講的便是如何提升這兩分的技巧。
小說,對于讀者來說,最重要的便是讀者自己的腦補。那么小說和電影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哪兒呢?
電影:靠的是畫面感、音樂、鏡頭的移動,這一系列的結合。
小說:靠的是場景、人物、畫外音的描寫,一大優(yōu)勢便是隨時可以跳出場景,掌控讀者的情感。
而電影中的畫面感來自動態(tài)和細節(jié),節(jié)奏感來自鏡頭的調(diào)度。接下來就詳細的說明如何將畫面感和節(jié)奏感相結合。
1、給一個鏡頭的特色:比如詳細的寫一個人物時,可以采用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的描寫手法,這樣就可以帶動讀者視線的移動。
舉例:燈光當中站著一個日耳曼軍官,一個非常之瘦的長個兒青年人,頭發(fā)是金黃的,軍服緊緊地縛著他的腰身仿佛是一個女孩子縛著腰甲,平頂?shù)钠崞ぼ娒蓖嵬岬仄蛞贿叄谷擞X得他很像一家英國旅館里的小使。他兩撇長得過度的髭須直挺挺地翹起,不斷地向上收束,最后只有一莖金黃色的毫毛,纖細得教人望不見它的杪末,那像是壓著他的嘴角兒,牽著他的腮幫子,在嘴唇上印出一道下墜的折紋。
這個出自于莫泊桑的小說《羊脂球》,從這段中就可以看出先是整體描寫這個軍官的衣著姿勢等,然后鏡頭慢慢推進,描寫他的樣貌,最后還詳細的描寫了“在嘴唇上印出一道下墜的折紋”。這一段的描寫讀者就能跟著作者的一個鏡頭的調(diào)度,慢慢的越來越近越來越詳細。
并且不僅是視覺的移動,還可以是嗅覺、聽覺、觸覺等等一系列的移動,用你的文字去帶動讀者的感官。
2、有條理的安排好鏡頭的推進,并且不顯得生硬:這個就需要聚焦了,也是需要主次分明,不能全部都寫入。
也就是描寫一個場景時,不能直接羅列,而是有邏輯有主體的。就算不寫到其他人,那其他人也是要為襯托主角服務的。
當那只巨大的黑蜘蛛帶著一股令人惡心的微風,從網(wǎng)上迅速爬下來,是比爾把他們聚集在一起。斯坦利像孩子似地尖叫起來,棕色的大眼睛瞪得好大,拼命地用手指搓著臉頰。班恩一步一步向后退縮,一屁股撞在墻上。他感到冰涼的火焰沿著褲管向上蔓延,又慢慢地消退了。一切都像在夢中一樣。當然這些并沒有真正發(fā)生;只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噩夢。班思感到自己的雙手好像被系上了沉重的負擔,怎么也抬不起來。
理奇的目光落在那張大蛛網(wǎng)上。上面掛著許多吃剩下、腐爛的尸體。
貝弗莉和麥克緊緊地抱在一起,呆若木雞,看著眼前的一切。
當那只蜘蛛落在地板上,向他們爬過來的時候,它的扭曲的身影映在墻上。
比爾的眼里充滿怒火。他看了大家一眼,好像示意他們退下。
然后轉過身,面對那只蜘蛛。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竟然朝它走了過去,沒有跑,只是攥緊了拳頭,走得很快。
這一段出自斯蒂芬金《死光》,你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他描寫了很多東西,但是他的重點一直都是這只蜘蛛,描述其他人的反應也是為了突出蜘蛛的恐怖。
3、將畫面拼接或者剪輯在一起:
1)兩個畫面、雙線并行或者多個畫面的拼接,讓讀者的視角不斷切換。
突然間,他身后響起一個沈悶的聲音。
阿諾轉過身去。
迅猛龍就站在水泥地上吼叫。
它跳下來了。
他急忙想找件武器,但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被仰面推倒在水泥地上,有個沈重的東西壓住它的胸口,使他喘不過氣來。他知道這只迅猛龍正站在他身上,他感到它那巨大的爪子刺進他胸口的肉里,聞到在他身前搖動的嘴里呼出的臭氣,他張開嘴巴發(fā)出了慘叫聲。
愛莉手里拿著無線電話,仔細地聽著。剛才又有兩名工人進了度假旅館,他們好像知道這里比較安全。不過這幾分鐘內(nèi)還沒有人進來,外面似乎也安靜下來了。無線電話中傳來了馬爾杜的聲音:“過多久了?”
這段出自邁克爾克萊頓的《侏羅紀公園》,“他張開嘴巴發(fā)出了慘叫”后面就轉到了“愛莉手里拿著無線電話”,這里便是一個很好的鏡頭的切換,腦海里就會有一個很直觀的電影畫面。
2)一個場景但是并不屬于一個鏡頭:也就是同一個場景拍了兩邊,用不同的視覺去展現(xiàn)。
“快送醫(yī)院!”有人喊道,奔跑的腳步聲再度傳來。笹垣明白這些都是徒勞,他早已看慣尸體了。
忽覺周圍有人,笹垣抬起頭來。雪穗就站在身邊,如雪般白皙的臉龐正俯向桐原。
“這人……是誰?”笹垣看著她的眼睛。
雪穗像人偶般面無表情。她冰冷地回答:“我不知道。雇用臨時工都由店長全權負責。”
話音未落,一個年輕女子便從旁出現(xiàn)。她臉色鐵青,用微弱的聲音說:“我是店長濱本。”
警察們開始采取行動。有人采取保護現(xiàn)場的措施,有人準備對店長展開偵訊,還有人搭著笹垣的肩,請他離開尸體。
笹垣腳步蹣跚地走出警察的圈子。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背影猶如白色的幽靈。
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這段出自東野圭吾的《白夜行》,他一開始描寫的是雪穗的表現(xiàn),然后通過其他女子的出現(xiàn)將鏡頭挪開,中間用警察的行動等來岔開情節(jié),但是最后視線又回到了雪穗的身上"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4、多線索進行拼合:掌握一個要訣,那就是一定要盡量以動作開頭,以動作結尾,一定要少用形容詞!
比如:這把刀剛插入A的咽喉(鏡頭切換)B手中的水杯一松,心中一悸。
那這里就是把刀的插入和水杯的松開進行了一個動作的連接。
在六層樓上,130米之外,豺狼緊緊抓住步槍,瞇起眼睛湊在瞄準器上。他相當清楚地看見他的五官:隱藏在法國軍帽帽檐陰影下的眉毛,瞇縫著的眼睛,還有那個鷹鉤大鼻子。他看見舉起敬禮的手離開了帽檐,瞄準線的交叉點正對著暴露在外的太陽穴時,便輕輕地扣動了扳機……
一瞬間他再看著廣場,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子彈出膛的當兒,法國總統(tǒng)的頭突然出乎意料地向前探過去,莊重地吻了一下他面前接受勛章的人的面頰。
這一段來自弗·福賽斯的《豺狼的日子》,“便輕輕地扣動了扳機……”結尾用的一個動詞“輕輕的扣動了”,下一個鏡頭描寫的便是法國總統(tǒng)向前探去,這里便是兩個動作的拼接
如果一定要用形容詞去描述的話,那么描述的應該是這個動作或者情緒爆發(fā)前的那一瞬間的描寫。
比如:弓箭已經(jīng)拉倒了極致,下一秒弓箭就會射出去了。(鏡頭切換)描寫另外的場景
亞美利哥·邦納塞拉坐在紐約第三刑事法庭里,等待正義得到伸張,等待報應落在那兩個家伙頭上,他們企圖玷污他的女兒,殘忍地傷害了她。
這一段出自《教父》,這里沒有任何的動作描寫,但是他卻把這個人的的心理活動描寫得淋漓盡致。
5、強行動作化:
1)把本來靜態(tài)的事物動態(tài)化。
歷史系的陸子瀟曾作敦交睦鄰的拜訪,所以一天下午鴻漸去回看他。陸子瀟這人刻意修飾,頭發(fā)又油又光,深為帽子埋沒,與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著頂。鼻子短而闊,仿佛原有筆直下來的趨勢,給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進,這鼻子后退不迭,向兩傍橫溢。
這一段選自《圍城》,最后描寫鼻子的時候,先說鼻子的大概形狀是“短而闊”,接著轉成了一個動態(tài)的描寫“給人迎鼻子打了一拳,阻止前進,這鼻子后退不迭,向兩傍橫溢”,這就是將一個動態(tài)的鼻子給寫成了一個有動作的活物,那這個鼻子的樣子也就躍然紙上了。
2)把顏色也動作化。
新年春節(jié)的本身就是一種矞麗堂皇的橙黃油漆。
去年臘月中,朝廷又玩出了新花樣,明令規(guī)定把預賞燈節(jié)的日期提前半個月,這也是一種投合人心的輕倩的緋紅油漆。
而在春節(jié)中剛透露出來,幾天中就已遐邇遍傳,婦孺皆知的征遼消息更是一種震撼人心的大紅油漆。
鹵簿大隊已經(jīng)散去,臨時在蹕道上維持秩序的禁衛(wèi)軍都已撤走,集中到宣德門樓周圍去護衛(wèi)圣駕了。正對宣德樓的一根高竿上,用絞盤把繩索絞上去掛上第一盞紅燈。這是一個信號,表示燈市即將開始。等到拄上第三盎紅燈時,所有公家的燈都要點亮,在霎那之間就要涌出一座華麗莊嚴的光明世界。
這兩段都選擇徐興業(yè)先生的《金甌缺》,第一段用顏色描寫了人的心情,先是“矞麗堂皇的橙黃油漆”,接著到了臘月的時候就是“輕倩的緋紅油漆”,而當征遼消息傳來時,便是“震撼人心的大紅油漆”。顏色的轉換變成了一個動態(tài),立馬就能反射出人心情的轉變。
第二段則是用燈籠,先是一盞,接著第三盞,然后所有的燈都點亮,最后“霎那之間就要涌出一座華麗莊嚴的光明世界”,一個涌字就將光的這種齊齊亮起來的場景動態(tài)化了。
看了這么多的例子,肯定有人會覺得好像也不怎么樣嘛。對,但看的確是畢竟普通,但是這種情景是一定要在全文情節(jié)和情緒的推動下,再用上這些技巧,讓你的文章瞬間達到一個高潮點!
并且當我們看各種名著時,也不要照搬,因為很多描寫手法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適合了。看名著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會花大量的筆墨去描寫一個人物一個東西一個場景的細節(jié),但是現(xiàn)在這種肯定就不適用了。所以看名著時學的是鏡頭語言,而不是學他們巨大的描寫。
那如何像電影一樣讓自己的文字干脆凌厲呢?
首先要短,每個自然段1--2句話即可,建議學習邁克爾·克萊頓的小說,非常的劇本化。
如何將腦海中的片段畫面組織到一起呢?
找出片段之間的某些聯(lián)系,然后用文字技巧將之串聯(lián)起來。比如:先描寫主角的動作,然后寫主角向遠方望去,在他的視線之外同時一個遙遠的地下室里,他的宿敵.......
如何在心理活動中加入動作?
將所有的東西都盡可能的動作化,形容詞要盡可能的少,鏡頭要有主次。參考《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面很多心理活動的描寫,非常精彩。
如何將靜態(tài)的語言對話寫出畫面感?
語言對話不一定需要將之動態(tài)化,對話的作用應該是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提供信息的,只需將對話寫得有特色,附和人設即可。
以上,都是馬伯庸馬親王的知乎live,整理總結而來的~
更加詳細的,歡迎去知乎上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