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之前,我和我的許多朋友都報名參加了義工旅行??之類的活動,但是很可惜,都沒有被錄取。
這是我不知道第多少次失敗了,幾乎可以說這種活動我每期必報,但是每次,最后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成功。
我和朋友都耿耿于懷,但是我的想法是,即使這樣我也要出去看看。
盡量靠自己的力量,不花家里的錢。
而我朋友說沒有必要吧,咱們都說二本院校,不被錄取的可能性很大呀。
咱們又沒啥特長,以后就老老實實考研,等工作了再出去也挺好的呀。
我搖搖頭,這個和學校沒關系。我從來不認為因為學校和出身就能決定我這輩子的命運。
有的時候你不去看一看,你永遠不知道你想象中的世界和真實的有多大區別。
你也更不會知道,你自己,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當時寒假里我們一個導師正在群里發消息說年后組織出去開會,有意向的可以報名。
但是本科生不給報銷。
我當時很猶豫,因為我不想用家里的錢。
情懷可以有,但是自己博得的才叫真正的體驗。
我算了算壓歲錢,正好夠車票。老師說去的話住宿費可以免除,但是其他就要自掏腰包了。我算了算,可以。
當時導師正好在做一個項目,需要招募人發問卷,發一份問卷帶錄入數據共10元,我第一個報名了。
去開會之前,我打印了80份問卷,鼓鼓的放在箱子里。心想,一路上全部發光,就有吃飯的錢了。
結果一路并不順利,因為買的是硬座又是40個小時,一路上大多數人都在睡覺,硬座來回走動不方便,于是事情就擱置了。
但是好在后來幾乎都發完了。
這算是有了吃飯的錢。
我們去開會的地方在北海,因為處于亞熱帶,所以寒假去那里也非常短和。
北海人真的很少,我這一路住的都是青旅,感覺特別好。
不光經常換青旅認識了不同的人,了解了更多的事情,而且還順便發了不少問卷。
我朋友常常問我,為什么沒錢你還要出去玩???
我想想,在北海的日子更讓我覺得,我出來不光是為了玩。
有時候你真的會覺得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太過于膚淺了。
就像你去之前聽說廣西北海是什么傳銷的大本營,可你真的去了之后,你才發現,原來傳銷,那真的只是少數。
我路上遇到的朋友經常會問我哪個地方的,我一說山東,他們就把我和山東大漢,仗義什么的連接起來。
其實說真的,他們見我第一面都覺得我超級文靜,才不是什么山東大漢。
我一點不希望我都這么大了,還對東北人的認知停留在豪邁上,對上海人的認知停留在精明上,對新疆人的認知停留在什么有恐怖分子,對西藏的認知停留在不安全上。
我想用我的腳去丈量土地,去看看真實的世界究竟是怎樣。
我第一次出門遠行是高三暑假,我爸爸帶著我去內蒙古大草原。
說真的,在我沒去之前,我一直都無法想象無邊無際是什么樣子,無法想象蒙古包能有那么大,能住開一家子人。
但是當我真的去了,我才發現事情原來是這個樣子,騎在馬背上有一種軟軟的快要掉下來的感覺,但是你又覺得自己突然間變得高大,所以很開心的感覺。
我描述不清楚出去看看有什么好處。
我經常看書,比如看到一些書上描寫廣袤無垠的草原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是不是會有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
為什么?因為我只記得高中地理課本上那些褪色的暗啞的圖片。
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到底什么程度,我不得而知。
我高中時最喜歡看的是三毛的書,她寫沙漠女人洗澡記,我真的無法想象那些生活在沙哈拉沙漠里,女人的樣子。
直到我獨自去了越南。
這一趟出行,我一共去了半個月。前一半時間和老師們一起,后一半時間我又去了越南和桂林。
畢竟在家也有房子塌了壓死人的可能。
不過出門在外我從來不說自己是一個人。
晚上9點前肯定就在青旅里玩狼人殺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出門可以和小伙伴結伴而行……
我回校之后,我很多朋友都找我一起吃了飯。
我給她們講我在路上給意大利留學生帶路并一起吃飯,和青旅朋友一起去越南,和火車上的大叔一起聊到天亮,和一起住青旅的保加利亞姑娘講笑話的故事……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
原來,我也可以變成一個有意思的人。
而那一刻,我才突然覺得沒有什么事情可以限制你,只要你敢去做。
哪怕是個二本院校。
這真的沒有關系。
最后最后,給你們看看北海有多漂亮吧。
啊,放錯了我自己的照片。
這是我第一次,算是一個人決定,一個人靠自己的旅行。
我試了試,情懷這東西
確實和學校沒有太大的關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