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之要,首在用人。全國組織部長會議指出“我們要堅持把選賢任能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科學謀劃,綜合施測,源源不斷的為黨和國家事業培養造就執政骨干”。貫徹落實全國組織部長會議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精神,必須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著力選撥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切實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一要突出素質培養。素質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朝夕之功。組織上對干部不能“放養”,要建立起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的素質培養體系,幫助干部一步步成長。要筑牢政治忠誠,扎實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學習、大討論、大宣傳、大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干部的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行力。要加強理論武裝,實施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訓計劃”,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引導廣大干部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二要精準知事識人。干部選得不準,有的干部“帶病提拔”“帶病上崗”,跟考核不深、識人不準有直接關系。要不斷完善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把功夫下在平時,以考核識準干部、推動“四新任務”落地。要健全考核機制,注重在先行區建設、鄉村振興、維護和諧穩定等重大任務中考察識別干部,常態化推進“三察(查)一體”,優化改進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專項考核,使干部考核經常化、制度化、全覆蓋。要突出分類考核,不能把考核流于形式,區分不同情況設計考核內容,綜合運用民主測評、談話調研、實地走訪、查看資料等措施,多在現場看、多見具體事,全方位評價干部的實績,力求對干部精準畫像。要強化結果運用,把研究人和研究事結合起來,與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問責追責等掛鉤起來,有針對性做好獎勵懲戒,切實解決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
三要嚴把選任關口。選人用人是風向標,選好一個干部能夠帶動一批干部。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關鍵是要建立起以德為先、任人唯賢、人事相宜的選拔任用體系,解決好選什么人、從哪里選人、怎么用人問題。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政治標準擺在首位,突出“四個特別”要求,強化政治素質專項考察,深化政治理論水平測試和政治素質反向測評,對政治上不合格的堅決嚴肅處理。要堅持事業為上、以事擇人,建立領導班子和干部配備動態分析研判制度,采取“一職兩備”“九宮格”等方法,統籌好干部性格、氣質搭配、年齡結構、專業特長和崗位經歷,確保配出的班子與先行區建設相匹配。要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統籌整個干部隊伍資源,打破部門、地域、身份界限,疏通黨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本地與外地的交流渠道,實施好“干部交流源泉工程”,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選用干部,堅決破除人為壁壘和門檻。
四要從嚴管理監督。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只有建立起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對干部真管真嚴、敢管敢嚴、常管常嚴,才能既多出新成績又多出好干部。要強化政治監督,聚焦落實“兩個維護”,加強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確保總書記有號令、干部就見行動。要加強日常管理,用好用活提醒談話、函詢等手段,落實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加強干部因私出國(境)管理,讓干部習慣在監督下工作和生活。
五要激勵擔當作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要不斷完善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引導干部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要激發真擔當的動力,大力選拔對黨絕對忠誠、對事業高度負責、對人民盡心服務的干部,大力選拔善于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斗爭實踐中經受考驗、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大力選拔在基層一線、艱苦地區、改革發展前沿實干苦干的干部,以鮮明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導向。要強化敢擔當的保障,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加強容錯免責和澄清證明力度,正確對待被問責和受處分干部,穩妥推動受處理處分影響期滿、符合有關條件干部的使用,旗幟鮮明為敢擔當、勇負責、不謀私的干部撐腰鼓勁。要營造愿擔當的氛圍,放大職務職級并行激勵效應,落實好鄉鎮干部“三優”政策,做實做細談心談話、心理疏導、關懷幫扶等關懷措施,重視解決干部工作生活中的困難,讓干部安心安身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