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本書大概是我從坐火車來成都的時候就開始看了,一直拖到十月底才看完。筆記一直整理到十一月份了。這本書寫的很好,所以看得很細,也比較慢。今天不想學數學了,趁著這個機會寫一下這本書的讀書筆記和心得感受。
? ? ? ? 我第一次接觸吳軍博士大概是在高中的時候看到一本書叫做《數學之美》。各種公式定理各種看不懂,當時我覺得,這可能是一位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大佬吧。這次我看到他寫的《浪潮之巔》這本書,一掃我對于傳統工科生的刻板印象。原理一位純種的工科生也能寫出高屋建瓴的思想,其文筆之精妙遠超我所見過的讀文科的碩士生水平。吳軍博士以實際行動向我詮釋了工科生的人文素養和社會關懷可以不比文科生差,這也是促使我在知乎開專欄寫一些東西的動力之一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吳軍博士一樣,達到內圣外王的境界。
? ? ? ?電子科技大學的校訓是:求真求實,大氣大為。不僅我們要學術上嚴謹,敢于挑戰真理,同時也要有家國情懷和時代眼光。歷史的車輪雖然滾滾向前,但是現在的人卻依舊一遍又一遍重復前人犯過的錯誤。我們循著歷史這車轍印記,總是能夠在變化中發現諸多不變的因素。
? ? ? ?回顧百年科技界的興衰,似乎沒有哪個企業能夠逃離基因決定論的命運。從最早的仙童半導體公式到如今熾手可熱的Facebook。從惠普的百年老店到聯想國際化的艱難重重。當年如日中天的微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卻是步履蹣跚了。蘋果誕生于上個世紀賣硬件的時代,所以它至今仍然是主要靠賣硬件掙錢。谷歌出生于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時代,其先天基因就決定了它敢于把手機操作系統開源,也一定會做的更好。當諾基亞回過頭來想開源自己的塞班的時候,其基因導致了它永遠不可能成為下一個安卓。果然,2G時代的手機霸主,沒有幾年就黯然凋謝了。
? ? ? ? 對于一個新興產業,錯過了跑馬圈地的時代,錯過了諸侯混戰的時代,當寡頭公司已經誕生之后,新興的公司很難再有大的作為。這個時候,尋求彎道超越似乎是唯一的辦法。在這里,谷歌做的就是很好。微軟桌面操作系統的霸主地位難以撼動,于是他走了云計算的路。應用程序在云端加載,這樣操作系統的意義就大大降低了。
? ? ? ? 追憶往昔,為的是更好的展望未來。如果我們將目光向前看十到二十年,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無疑會成為下一波風頭的寵兒。萬億美元的市場初現端倪,正是我們這一代青年人大展拳腳的好機會。如果我們將目光再放長遠一些,未來三十年到五十年,必定是量子計算和航空航天的時代。量子計算會以一個革命性的顛覆者的姿態,重新塑造各行各業。探索浩瀚的星辰大海,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自己前進的腳步。在可預見的未來,太空爭奪戰將會愈演愈烈。特別是中國當前在能源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能否有效利用外太空的資源,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衰。未來,是一個能否化身為神還是走向毀滅的時代。在有生之年能夠親歷這種大動蕩和大變革,也是一種幸福吧。
? ? ? ? 中央電視臺出臺過一期節目,叫《大國崛起》,在介紹大不列顛帝國的時候說道: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召開。萬國博覽會開幕式中,前來剪裁的維多利亞女王反復使用一個詞語來表達自己的興奮情緒:“榮光!榮光!無盡的榮光!”吳軍博士曾在書中說過:科技的發展不是均勻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現。對個人來講,看清楚浪潮,趕上浪潮,便不枉此生。
? ? ? ? 未來自己有幸能夠站在浪潮之巔,隨之時代的脈搏一起不停向前,便是一生的幸運吧。
? ? ? ? 我謹慎的截取了一些吳軍博士在書中所寫的一些精彩內容,下面分享給大家。
● ? ? 在工業史上,一種新技術代替舊的技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生最幸運之事就是發現和順應這個潮流。投資大師巴菲特在談到上個世紀初他父親失敗的投資時講,那時有很多汽車公司,大家不知道投哪個好,但是有一點投資者應該看到,馬車工業要完蛋了。 巴菲特為他的父親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感到遺憾。今天,互聯網雖然還不能完全代替固定電話,但是前者已經大大擠壓了后者的發展空間,因為它可以提供 更靈活,更豐富,而且更便宜的通信手段。
● ? ? IBM在百年來歷次技術革命中得以生存和發展,自有其生存之道。它在技術上不斷在開拓和發展,以領導和跟隨技術潮流;在經營上,死死守住自己核心的政府、軍隊企事業部門的市場,對進入新的市場非常謹慎。迄今為止,它成功地完成了兩次大的轉型,從機械制造到計算機制造,再從計算機制造到服務。它錯過了以微機和互聯網為核心的技術浪潮,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基因所決定的。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營業額和利潤最高的技術公司。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它會隨著科技發展的浪潮順順當當發展,直到下一次大的技術革命。
● ? ??諾威格定理的宿命? ? ? ? ? ? ? ? 谷歌研究院院長彼得.諾烕格博說過, 當一個公司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就不要再指望在市場占有率上翻了。這句話在信息工業界廣為流傳。 這是一個很樸素的道理,但是常常被一些公司領導者忽視。在互聯網泡沫時代, 太陽公司占有了部分工作站市場, 市值一度超過一千億美元。但是,它還在盲目擴大試圖在工作站和服務器上進 一步開拓市場,結果,一旦經濟進入低谷,工作站和服務器市場迅速收縮,即使它占到100%的市場份額也無濟于事, 事實上,太陽公司的市值蒸發了90%多 。
● ? ? 在VoIP和網絡上影視傳輸設備領域,思科最有可能成為這個市場的領頭羊,這樣它就可以在互聯網浪之后, 再次搭上寬帶通信革命的浪潮。往更長遠看,思科如果能走IBM的道路, 淘汰它利潤低的低端產品,將市場讓給華為等“中國制造”的公司,不斷地開拓新領域的成長點,就有可能做到長盛不衰。否則,如果它一意固守現有的市場,則很難擺脫諾威格定定律宿命,將成為下一個朗訊。
● ? ? ?我和李開復博士等人多次談論科技公司的興衰,我們一致認為:一個公司的基因常常決定它今后的命運, 比如IBM很難成為微機公司一樣。摩托羅拉也是,它的基因決定了它在數字移動通信中很難維持它原來在模擬手機的市場占有率。摩托羅拉并不是沒有看出數字手機將來必將代替模擬手機,而是很不情愿看到這件事發生。作 為第一代移動通信的最大收益者,摩托羅拉要盡可能地延長模擬手機的生命期,推遲數字手機的普及,因為它總不希望自己掘自己的墓。如果過早地放棄模擬手機,就等于放棄已經開采出來的金礦,而自降身價和諾基亞的公司一同從零開始。尤其在剛開始時,數字手機的語音質量還遠不如摩托羅拉磚頭大小的大哥大,更使摩托羅拉高估了模擬手機的生命期。和所有大公司一樣,在摩托羅拉也是最掙錢的部門嗓門最大。
● ? ? ?兩個公司在技術上的競爭, 除了人的競爭,就是執行力的 競爭。Google由于它寬松的工 作環境很對技術人員的胃口, 不僅使得它在人才的爭奪戰上 有別的公司無法比擬的優勢, 而且使得它的效率比同類公司 要高。大公司提高效率不僅僅是提供一些免費午餐這么簡單, 首先要能打破山頭,打破部門 界限,協調合作。Google一方面是全世界單位面積博士最集中的地方,它對雅虎有無法比擬的人才優勢,另一方面在將研究結果轉化成產品上,也是被認為是全世界做的最有效的, 因為它的科研和開發部門本身就是合一的。雅虎花很大力氣打造了研究部門,但是采用了過去貝爾實驗室那種科研和開發分家的做法。科研人員有時甚至無法從產品部門拿到真實的數據做實驗。
● ? ? ?在很長時間里,佩奇和布林都和大家一同吃晚飯。在飯桌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同事, 會談各自的生活。佩奇非常喜歡研究各種公司,從他愿意學習從大跨國公司到Google也許會感興的幾個人的小公司。 偶爾佩奇會拿著一沓子他正在 研究的公司的資料,和大家聊他的心得。當然,光是靠友好與和善是不足以辦好公司的。 佩奇和布林雖然年輕,卻處處表現出知人善任的用人藝術、對技術發展準確的判晰和獨到的商業眼光。
● ? ??TGIF是Google文化的最大特色之一,它很大程度上源于佩奇和布林與大家同甘共苦的理念。
● ? ? ?Google在和比自己大很多 的微軟的競爭中,一直采用攻勢,它的市場份額才得以越來越穩固。在商業競爭中、進攻常常也是最好的防守。Google從小到大一直貫徹這個原則。 Google在很小的時候,受到很多比自己大的公司的圍攻,死守是沒有出路的。因此它把自己放在一個挑戰者的位置,不斷挑戰對手,也挑戰自己。在商業競爭中,Google常常是兩眼盯著前方向前沖,而不左顧右盼它的對手。
● ? ??比第一點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 讓用戶可以在平臺上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序,并且提供給其他用戶使用。這一點是Facebook最大的特點。在 Facebook上有上百萬的軟件 專業人員和愛好者,基于 Facebook開發了成千上萬的小軟件。
● ? ? ?幾乎所有公司的創始人和管理者都懂得,公司要想發展, 就要提供給用戶所需要的產品 、服務。他們總是挖空心思研究用戶到底需要什么,如果他們猜對了,就有可能獲得成功, 否則一定是失敗。Facebook 完全不同,它只是為大眾提供 一個平臺,用它前一任總裁帕克的話講,它們其實不需要知道用戶想在Facebook上做什么,只是讓用戶感到酷。至于在這個平臺上用戶需要什么 他們自己去開發。這樣, Facebook就不承擔任何產品 決策錯誤的風險,而是一門心思專注于把這個平臺做酷做好。
● ? ??太史公在《貨殖列傳》論述管理者和商人的關系時講到,“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 最下者與之爭”。意思是說, 好的管理者應因勢利導,不干預商業活動,次一等是對商人和企業家誘之以利,再下一等 的是對商業行為指手畫腳, 差的是將商業管得死死的,而最差的自己跳進去和商人爭利。 作為一個互聯網的公司也是一 樣,好的公司不需要提供具體的內容和服務,而是讓用戶自行解決。這是互聯網2.0的精髓所在。
● ? ??和Facebook一樣, YouTube成功最關鍵的地方是自己不提供任何視頻內容,這樣就不會與視頻提供者爭利。同時YouTube將每個用戶都變成了平等的內容提供商, 這樣就鼓勵了全社會為它提供內容。
● ? ??互聯網2.0公司的一個普遍特點就是專注于打造通用的平臺,而由社會上的開發力量和廣大用戶補充成完整的服務, 從Wikipedia到Facebook都是如此,它們相當于軟件時代的甲骨文和微軟。當年的甲骨文和微軟在技術上并不比IBM更好,但是它們占據了軟件時代的制高點。
● ? ? ?如果說不得不和微軟競爭是太陽公司的不幸,但是后者并非沒有過機會。 遺憾的是,太陽沒有抓住一瞬即逝的機會.終于功敗垂成。 這正應了茨威格的話,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市民的一切美德一一小心,順從,勤勉,謹慎。都無濟于事,它始終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將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一一這世上的另一 位神,只愿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 ? ? ?事實證明,網景在技術上的優勢是根本靠不住的。我們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多次介紹了技術領先的產品在商業上失敗的例子。網景公司可能沒有想到, 用戶對于網絡瀏覽器根本沒有忠誠度可言一一對大多數用戶來講.只要給他一個免費的、預裝的瀏覽器.就夠用了。 在這種情況下用戶的流失,要比在一般商業競爭中快得多。
● ? ? ?諾威格定理決定了在一個市場占有主導地位的公司必須不斷開拓新的財源,才能做到長盛不衰。到目前為止, 開拓新的財源有效的途徑只有兩條,而胡亂的嘗試倒有無數多種。被證明是可行的途徑包括“擴展”現有業務和轉型。Google從基于搜索的 AdwoⅢs廣告擴展到基于內容的Adsense 廣告,微軟從操作系統軟件Windows擴展到應用軟件office,都屬于成功的擴展。而GE從一個電器公司轉型到一個傳媒和金融公司則是成功的轉型。擴展適用于在自己特定的領域的業務趨向于飽和,而更大的相關領域還有很大擴張空間時,比如搜索廣告趨于飽和,而整個 互聯網廣告市場的潛力依然很大時,才有擴展的可能。后者適合于整個大的行業發展已經飽和,擴展的空間已經不存在時。
● ? ? 擴展是一個公司把它現有的技木. 商業優勢用到相關的市場上去。在工業史上,這種成功的擴展非常之多。比如微軟從微機的操作系統軟件擴展到微機的應用軟件。惠普從小型機擴展到微機。迪斯尼從少兒動畫片擴展到傳統影視和娛樂等等。擴展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公司原有的經驗和優勢,使得它們在新的領域很快地站住腳。但是,當一個行業已經進入老年期,無從擴展時,這個領域領頭的公司要想繼續發展甚至只是生存,就不得不轉型了。
● ? ? 轉型做起來要比擴展難的多。在工業史上,轉型失敗的例子比成功的多很多。首先, 轉型的大方向就不容易找。其次,即使轉型時找準了方向,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失敗的可能性仍然很大。通用汽車失敗的根源在它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它一直認定自己是個汽車公司,一定就要以汽車公司為主。這好比在圍棋盤上,通用汽車有一條經營了很長時間卻已經沒有氣的大龍,和一片布局完美可擴展空間大的實空,通用汽車總是舍不得犧牲掉自己經經營多年的大龍而錯誤地放棄前景看好的實空,最后滿盤皆輸。 成功的轉型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比如通用電氣就經常干這種事。在這種乾坤大挪移的過程中,一個公司的根子或者說基因需要改變。而改變公司的基因和改變人的基因一樣困難。
● ? ? 一旦新的業務和公司傳統業務沖突時、一此公司甚至會犧牲掉新的業務。我的一位鄰居原來是貝爾實驗室一位資深的科學家,他給我講過一個發生在貝爾實驗室里面很荒唐的故事。幾十年前,貝爾實驗室的一個小組研制出一種傳真技術,比當時世界上最快的傳真速度還快十倍,但這個項目居然被停掉了。原因是AT&T認為它會使得自己的話費業務收入下降。
● ? ? ?一個公司的基因并不像人的基因那樣(在顯微鏡下)看得見摸得著。它是一個公司在市場競爭中進化出來的適應該市場的企業文化做事方 式、管理方法、產品市場定位、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等等。一個公司在早期,一切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其基因還有改變的可能。紅杉風投認為一個公司的基因在創辦的一月內就定型了,這也許有些夸張,但是一個成型的公司改變基因的可能卻是非常小。越是以前成功的公司越是容易相信自己固有的基因是最優秀的。
● ? ? 公司的基因的決定作用如此之大,使得很多跨國公司都無法通過改變基因來逃脫諾維格宿命的厄運。這其實對整個工業界乃至我們這個世界是一件好事。就像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從生到死不斷發展的一樣,一個公司、一個產業也該如此。人類的文明和技術不斷進步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清除掉阻礙我們進步的那些龐大的恐龍,才能為人類提供新的發展空間。從這個角度講,一個昔日跨國公司的衰亡,也許是它為我們這個社會做的最后一次貢獻。
● ? ? ?在一個新的信息技術產品剛形成時,它總是有多個可以互相抗衡的競爭者。但是, 一旦有一家主導公司出現,它就可能成為該行業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并把它變成在商業上難以抵消的優勢,迅速占領全球市場。在信息工業產業,這個過程通常比我們想象的快得多。但是,一旦一個公司占有全球一大半市場時,它就不得不尋找新的成長點。而這時的跨國公司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朝氣蓬勃的公司了,它固有的基因使得它的轉型十分艱難。如果它能夠幸運的轉型功,它將再次獲得新生,否則就會被技術革命的浪潮淘汰 。
● ? ? ?科學技術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一次次技術革命的浪潮造就出站在它的浪尖上的成功者,埋沒掉趕不上大潮的失敗者。
● ? ? 一般來講,上市過程中融資的比例應該是公司市值的10%到25%
● ? ? 金融業在整個經濟活動中起著血液的作用。健康的金融環境和秩序可以幫助科技公司的成長。但是由于金融業和巨大的利益聯系在一起,因此貪婪、投機甚至非法的欺騙行為是金融業永遠也擺脫不了的陰影。一位銀行家曾經說過,雖然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商業跟一個世紀前相比有了本質的不同,但是華爾街和一個世紀前并沒有什么兩樣,今后依然如此,因為這是由人貪婪的本性決定的。 在這樣一種前提下,一個科技公司如何能和華爾街合作得很好、讓那些投資銀行和基金公司成為自己的吹鼓手而不是殺手,便是一個藝術了。事實上,在美國一個上市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它的首要任務并不是替公司管賬,而是和華爾街溝通。他應該能用財務的語 言,將他的公司的長遠規劃向華爾街講清楚并樹立華爾街對他的公司的信心。 從好的一方面理解,華爾街對上市的科技公司的追捧也 ,好打壓也好,從客觀上幫助了科技行業的優勝劣汰。一個真正管理得好的并且有競爭力的公司,應該能抵御得住多次金融危機或者投機人惡意打壓。 它既要有長遠的發展規劃、又 要在短期內讓投資人有信心, 同時能很好地和華爾街溝通。 另一方面,一個科技公司又不能刻意迎合華爾街的短期期望,這樣它的發展會很被動。 這樣的公司一旦在一兩個季度 里未達到預期,則會被華爾街拋棄,反而適得其反。
● ? ?3M公司至今發明了六萬種大大小小的產品,全世界有一半的人每天直接或者間接的接觸3M的產品。該公司營業額中有三分之一來自于近五年的發明,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員工利用工作時間從事非工作的研究搞出來的。3M允許員工用15%的時間干任何自己喜歡做的事,后來這個做法被Google學去了,變成了 Google的 “百分之二十項 目”。在最具有創新力的公司里,3M的排名更在Google 和蘋果這些以創新而聞名的公司前面。創新力是3M公司近百年來長盛不衰并且成功地從礦業公司轉變為電子和日用品公司的更本原因。由于公司的每個員工腦子里總是有創新這根弦,3M公司總是能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產業的變革搞出一些有用的小發明。而這些看上去不大的發明卻能開拓出一個不小的市場。
● ? ? ?一個公司成功一段時間不難,難的是能百年來長盛不衰。3M作為一棵百年常青樹,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大家借鑒。我個人認為它能不斷轉型的原因最關鍵的有三條:兩條容易看到的和一條隱藏在背后的。 第一條經驗大多數學習管理的人都清楚,就是堅持以創新為公司的靈魂。3M公司一 直強調要有三分之一的營業額 必須來自近幾年的創新,這樣 它才能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 立于不敗之地。為了鼓勵創新,公司不僅放手給員工15% 的工作時間用于創新,而且對于員工的工作安排和計劃彈性非常大,這樣才能保證讓員工放手去干。3M公司甚至希望各級主管對下屬提出的、自己并不贊同的項目予以容忍和寬容,以免扼殺可能成功的發明。 第二條也不難看到但是卻才容易做到。3M公司在適當的時候強制淘汰一些看似還在掙錢但是前景不是很好的產品。當3M公司的計算機存儲設備和產品還能掙錢時,它果斷地將它賣掉了。在很多經營者的腦子里,開拓新的業務沒有必要放棄舊的業務,何況舊的業務還在掙錢。但是,正如 我們在前面基因決定定律中指出的那樣,舊的業務部門的主管們因為一直在為公司掙錢, 因此在公司里發言權很大,很可能為了自己部門的利益,妨礙公司轉型。因此,有長遠發展眼光的公司會把一個發展前景不是很美妙的部門在它還值錢的時候賣出去。 第三條是很多人忽視的, 就是3M的發明和產品都是針對廣大用戶的,而且是消耗性的。這些產品相比針對企業的產品,營業額相對穩定,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在前面提到過,當一個公司轉型時, 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邯鄲學步。舊的行業江河日下,收入在減少,而在新的行業是從頭開始,失去了原有的優勢,短時間掙不到利潤。這樣,整個公司效益下滑,很容易被華爾街投資者拋棄。但3M公司因 為產品數量多,其中大多數產 品銷量和利潤穩定,為3M提供了足夠的財力保證它的新產 品上市并占領市場。這一點, 很多公司,尤其是專營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公司,很難做到。 因為企業級的產品和服務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太大,收入相對不如消費者產品來得穩定。
● ? ? 在商業上,最重要的是商業模型,所有成功的大公司都有好的商業模式,很多大公司的興起,不是靠技術的革新而是商業模式的轉變。
●? ? ? 通常,好的商業模式都非常簡單,即使是外行也一眼能一眼看清楚。AT&T和英特爾在商業模式上的變革就是這么簡簡單單。相反,如果一種商業模式幾小時都說不清楚,那么它要么根本不對,要么是在騙人。
● ? ? 反過來沒有好的商業模型的公司一定長久不了,互聯網泡沫時代的諸多網絡公司都是如此,雖然也開發了一些技術和應用,但是不知道自己怎么掙錢,因此興起得快,衰亡得更快。
● ? ? 好商業模式對于一個公司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而最好的商業模式就是印鈔機式的, 它不需要多少人力,一旦運作起來便能自己產生利潤,持續發展。
● ? ??這一次始于金融危機的全 球經濟危機,無疑是考驗所有新創公司在逆境中生存能力的時機。通常,一家新創公司的技術是決定其成敗的主要因素。 現在不同了,一個公司管理團隊在低谷中求生存的本領變得相當關鍵了。 最終生存下來的公司可能不是技術最好的,但一定是管理很不錯的。
● ? ? 扭轉全球經濟衰退需要一 個甚至一組非常大的產業,整個過程顯然不能在一瞬間興起,并且馬上達到高潮。這些產業 一定要能夠持續發展很長的時間,并且容納非常多的人就業。 因此,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 人,都不必急于趕上某一班快車,因為新產業發展的時間足夠長,涉及面足夠廣,只要有心,并不難抓住機遇。
● ? ? ?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曾經講過,一個產品如果不能盈利就是一種犯罪,因為它浪費了原本可以用于其他產品的有限的資源和資金。
● ? ??那么是否有可能做一個比Googlc還好的搜索引擎逐漸將 Google比下去呢?事實上微軟和雅虎已經做了很久、至今沒有成功。原因是Google的搜索 引擎“夠用了”,大家對新的引擎的欲望不強烈。公平地講, 雅虎和微軟的搜索引擎在質量上和Google相差無幾,但是在市場上只是Google的零頭。這 就是這個“夠用了”的宿命決定的。
● ? ? ?不僅下一個Google不可能 是搜索公司、且不太可能是 現在意義上依靠廣告掙錢的互 聯網公司,因為這個互聯網廣 告產業不夠再養活一個像 Google這么大的公司了。也就 是說"即使一個互聯網公司 比如Facbook成為了下 一個Google,那么它的商業模式一定不是以廣告為主而是 別的。
● ? ?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壽命的增長,人口老齡化及保健覆蓋面的增加,全球對于醫藥的需求,甚至可以說是依賴牲地越來越多。因此,誕生一兩個革命性的生物制藥和醫療(包括治療方法和器械)是非常正常的。
● ? ??在今后的10年里,由于生物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干細胞技術的發展和可能的應用出現比基因科技和安進成功的生物技術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大,畢競人類的需求和市場是現成的。
● ? ? ?雖然生物和醫療技術有全社會的需求,有從人數到經濟規模最大的市場,但是由于種種限制,它的創新周期 特別長,加上法律的風險,所 以這個行業不可能在短期10年內)誕生出了下一個Google。
● ? ? 3G的增值服務遠不是Google 一家能吃下的。雖然目前在手機上最容易掙錢的應用還是搜索,而且手機搜索的商業轉換 率甚至好于傳統互聯網上的搜 索,但是,從長遠看,基于手 機的支付和社區包括游戲 商業前景非常樂觀。因為 Google在這兩個領域并不很領 先。
● ? ??中國的電子商務比實體商務更難做一一沒有信用體系,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不普及, 沒有在線支付手段,沒有物流保障。大部分試水電商務的公司,包括著名的eBay公司, 都無法逾越這些障礙,很多公司不得不知難而退,很多商家和投資人甚至認定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必須再等很長的時間。 而阿里巴巴的過人之處就是在于它以積極的態度,解決了大多數人認為無解的難題。沒有信用系統,阿里巴巴就自己建立了一個;沒有支付手段, 它就利用此契機開發了支付寶, 這不僅解決了在阿里巴巴上交易的支付問題,而且擴展到解決中國整個在線甚至離線支付的問題;中小商家管理混亂, 阿里巴巴就在它的B2B部門開發了面向企業的應用軟件;至于物流,它起初并沒有進入這個高投資、低回報的部門,而是利用它巨大的交易量,通過與第三方的合作,在保障商家和用戶的基礎上,規范了整個物流行業的經營。可以毫不夸張地講,在全世界沒有哪家公司一包括eBay和亞馬遜,像阿里巴巴那樣做到了控制住整個電子商務產業鏈中的所有關鍵性環節。
● ? ??對我來講,時間才是我最大的財富,我要把它投到最有意義、最有影響的地方去。經過我的學習、思考和實踐,我認定這樣一個規律: 科技的發展不是均勻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現。對個人來講,看清楚浪潮,趕上浪潮,便不枉此生。
● ? ? ?科技工業稍傳統工業不同, 它的發展很快,能夠趕上和抓住機會的人是少數人,我們早年使用的很多科技產品包括卡式錄音機、錄像機一膠卷照相機、針式打印機、計算機的軟磁盤、CTR的電視機和顯示器,現在已經消失子,而我們的子孫只有在博物館里才能找到它們。當然,和它們相關的技術也就不再需要了,這讓很多風光一時的公司落伍,很多專家被淘汰。中國有句古話“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的確如此。我寫這些內容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幫助更多 的人看清科技工業的發展規律, 抓住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