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把這兩本完全不相干的書聯想在一起,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
一本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寫于1846年左右;一本是中國作家張恨水的小說《金粉世家》,寫于民國時期。
《簡·愛》這本書是我中學時的最愛,它激勵著我做一個堅強驕傲的女人。最近,我又想起它來,便又拿出來再看了一遍。
這次,我看到簡·愛第一次準備結婚的段落時,不由地想起《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這兩個女人,在對待男人為自己花錢這件事上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當然,也就造就了截然不同的命運和結局。
先來看看簡·愛的作風。她第一次答應羅切斯特的求婚后,羅馬上帶著她去了一趟倫敦,又是要給她買珠寶,又是要給她買華麗的衣裳,這些花錢的舉動,都被簡·愛一一拒絕了。她還費了老大的勁兒才把羅想為她花錢的沖動和行動勸阻住。
我們都知道,羅切斯特是因為愛簡·愛,所以才愿意為她花很多很多的錢,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心意。但是,簡·愛很清醒,她并沒有被愛情沖昏腦袋。她知道他愛的是現在的樸素的她,而不是被他用華衣珠寶包裝起來的她。前一種她,他琢磨不透,自然會愛得更久;后一種她,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很快就會索然無味的。
我佩服簡·愛在虛榮面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也就不奇怪,她和羅切斯特最后修成了正果。
再來說說冷清秋,在此我先聲明一點,我講的是小說里的冷清秋,不是電視劇里演的那個。
在脂粉堆里寵大的金燕西,無意中被冷清秋的清新脫俗迷倒,便展開了強烈追求的攻勢。又是送貴重的衣料,又是送漂亮的鞋子,又是送華麗的珠鏈……
未經世事的清秋,雖然也知道收這些禮物是不合適的,可是,少女思春的情懷和愛美的虛榮心,又終究讓她難以抵抗住糖衣炮彈的誘惑。她最終半推半就地接受了燕西送的一次又一次的禮物,還為此動心了。
她以為一個男人,愿意在自己身上花錢花心思,一定是愛自己的了。她不知道紈绔的少爺們,對自己花錢買來的東西,包括愛情,是不會在心上放太久的。這便導致了她后來的悲劇。
金燕西把她追到手了,很快就膩味了。耐不住寂寞的他,馬上轉移了目標,又去追另一個女人。他們的婚姻,便如曇花一現。兩人最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幾個人能夠抵擋得住,別有用心的富二代的糖衣炮彈呢,所以我全然沒有責怪清秋的意思。我只是感嘆時代和她自身的局限,讓她在那個舊社會里活得太慘淡了。
一個愛你的男人,一定是愿意為你花錢的;但是愿意為你花錢的男人,并不一定是愛你的。所以,在衡量一個人愛不愛我的時候,我常常不喜歡把錢當作標準,這樣太容易混淆視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