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是不是經常“莫名”的焦慮?真的是“莫名”嗎?只不過是我們不想說或者不敢承認吧!
前些日子參加了一個朗誦社群,認真地聽了千聊里的課程,用心揣摩文本,試圖同作者對話,完成了第一次作業。我把自己錄制好的作品傳了過去,也把別人的作品聽了一遍,無論是我標準的普通話,還是充沛的情感,我都相信我的作品一定是上佳的。
然而老師點評使我大跌眼鏡。說我的朗讀腔太重,建議我重讀。我被打擊到了,心情從云端跌至了谷底。挫敗、失望、迷茫、疑惑一起襲來。
我開始焦慮了。那一天我坐立不安。
想起了上師范時的一次朗讀比賽,我朗讀了郭沫若的《石榴》,一字一句娓娓道來,音調里都是喜愛。然而,我止步決賽。事后,學生會的干部說我沒有發揮出該有朗讀水平,而且選文失誤,如果我能換篇文章,就讓我進決賽。
于是,我換了篇苦大仇深的文章,讀得我慷慨激昂、熱血沸騰。當然,也取得了不錯的名次。
我的朗讀腔大概就是那時候形成的吧!而且一直都不覺得有問題,并且一直用這種方式教我的學生。
我聽了小伙伴發過來的老師的作品,那樣舒服,那樣有畫面感,我心服口服。我的朗讀的確存在很大問題,或者已經不能叫做問題,應該是“陋習”。也許通過這個課程的學習,能改正我的朗讀陋習。想到這兒,我開始平靜下來,我的焦慮開始逐漸緩解。
對結果抱有太大的希望,當結果不如人意的時候,挫敗感就會摧毀人的自信。
02
小米也在焦慮中。
眼看40了,沒有穩定的工作,卻有個不靠譜的老公。每當她回到家,看到那個總是醉醺醺的男人,心里就堵的慌。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小米后悔當年不聽父母的話,一意孤行,才造成婚姻的不幸。曾經,她相信愛情可以改變一個人,可是,現實卻一次又一次擊毀了她的夢,她堅持了一個錯誤的選擇,今天,她必須要承認了。
但是,有什么用呢?是和這個不靠譜的男人為了孩子繼續將就下去,還是勇敢地走出去?她迷茫了。
她羨慕別人說走就走的旅行,也羨慕別人在職場呼風喚雨,可她卻一事無成。人生的好日子正在一天一天減少,生活仍很艱難地繼續。
努力是為了什么?僅僅是過上好日子?還是夫妻恩愛、家庭和睦?都有吧!
不知自己想要什么,或者目標明確卻不知如何去獲得,會讓人陷入迷茫和焦慮,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03
小G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事事追求完美,時時追求完美。
她的PPT已經做得很好了,卻還要修改到深夜;她的培訓課程做得相當不錯,卻因為一個名言出處的錯誤而自責不已;她的課堂幾乎完美,卻因為一個不到位的啟發而悶悶不樂。
她班的間操隊形一定要是最整齊的,考試成績一定要排年級組第一,她的教案永遠一筆一劃,學生的作業本一定不能有破損。
跟她共事會覺得好累,和她做朋友也會很累,所以,她幾乎沒什么朋友。
為此,她時常陷入焦慮,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
追求完美是好事,但凡事過猶不及。
04
挫敗感、迷茫和完美主義是使我們陷入焦慮的元兇。
接受失敗是我們最明智的選擇,愚者在失敗中自暴自棄;智者在失敗中吸取教訓,成為前行的不竭動力。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擁有什么更有價值。
凡事盡力就好,別給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煩。
其實,焦慮,有時候是可以無視的,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在乎你,只是你自己在乎而已。
讓焦慮去支配你的人生,是愚蠢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