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界的調侃中,樂視是一家靠“發布會”驅動的公司。
在消費者的眼中,樂視是一個在視頻、電視乃至汽車等領域都有產品的大玩家。
文/張書樂
在賈躍亭,樂視的當家人口中,其5月7日在微信公號上發表的《樂視超級電視3歲了》中,他自詡,樂視電視是在蒙眼狂奔。這或許是他對整個樂視產業鏈的自我定義。
而就在剛剛結束的樂視“四月戰役”中,樂視的第4代超級電視,作為賈躍亭4月初發布的“硬件免費”公開信的頭號尖兵,將50吋互聯網電視的價格打到2499元,也急速讓超級電視的單日銷量攀登到了54.9萬臺高峰。這還是在蒙眼狂奔嗎?
黑暗中的舞者,關鍵是節奏要對
頗具爭議的樂視,或許很享受這些爭議。因為業界的揶揄和質疑,能夠讓它能將自己的意圖隱藏的深一些。
“這一切都源于2012年9月19日,蒙眼狂奔的我們正式宣布進軍互聯網電視產業。”賈躍亭關于樂視電視的興起,其實有一個很關鍵的詞語——夕陽產業。
其實互聯網電視在樂視入局之前早已不新鮮了,甚至早就出現了三四年。只是當時運用這個概念的主要是傳統電視機廠商,而這個概念也僅僅是多了聯網功能和可以點播少量版權節目而已。
在互聯網廠商還在糾結于進軍智能手機、傳統電視廠商繼續在參數和屏幕上制造概念、視頻網站們還在購買影視劇版權的時間點上,樂視的選擇,其實就帶有了強烈的垂直整合創新的意味。將三股勢力的邊界徹底打破,也就找到了一個新的市場。一個在夕陽產業上加入新元素,而變成另一個產業的機會。
當時業界依然在揶揄賈躍亭在2012年推出超級電視的“顛覆日”新聞發布會上,所描繪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四環相扣的電視全產業鏈是一個大畫餅。
時隔多年,這個畫餅,已然變成了現實。在樂視超級電視推出的兩年多時間里,它實現了從150萬臺到300萬臺這樣100%的增長,成功的超越了三星、索尼、夏普3S在國內的智能電視銷量。而今年還要完成600萬臺的目標,進入國內前三甲。
這或許就是黑暗中舞者的節奏,比都在地圖的邊緣摸索新藍海的競爭者,更早踩準節拍的節奏。而之后,智能電視化、電子商務化和超薄超大化,都在各個技術和營銷等多個節點之上,比對手快了半拍。
對于互聯網產業的創新者來說,這種節奏其實可以用快速迭代來概括,但對于樂視來說,或許它的潛臺詞應該是拉高門檻,讓樂視的藍海空窗期變得更長一些。
硬件免費?僅僅是新一輪價格戰的前奏嗎?
通過蒙眼狂奔,孵化出樂視體育、樂視云、樂視影業、樂視智能移動四只獨角獸,做到3000億市值的樂視生態,顯然處在一個猛烈地擴張期。
比起在國內紛紛擾擾、縈繞在超級電視上的硬件免費話題,樂視其實備了一個更有爭議的大招——進軍硅谷。
據媒體報道,樂視在圣何塞的新總部正式啟動。樂視還在美國圣地亞哥和西雅圖也分別設立了辦公室,包括超級汽車研發團隊的美國員工總數已經超過了1000人。此外,有消息稱雅虎要將自己在加州圣克拉拉的約20萬平方米未開發的土地出售給樂視,這處地塊靠近硅谷的核心,距離雅虎的太陽谷總部約6.5公里。在寸土寸金的硅谷,這意味著及其高昂的投入。
這其實是樂視的又一個想要提前踩到節拍的布局,除了在硅谷整出從手機、電視到汽車的技術創造外,它其實更是為樂視的產品,尤其是電視這個消費品進入美國市場鋪墊基礎。
至少,硬件免費這個概念將能夠在這樣的進軍中創造突破口。價格優勢在任何地域,永遠都具有吸引力,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樂視超級電視在美國基本是供不應求的狀況。”樂視北美運營負責人許長虹的話語中透露出了自信。而這一步的達成,其實根本上也并非單靠價格,而是超級電視自身在硬件性能上真正能夠打動消費者,表現足夠優異所致。
即使在國內,硬件免費也非簡單的價格戰前奏。盡管購買樂視會員免費贈送智能硬件讓其他以硬件來實現盈利的對手感覺到了強烈的價格刺激,但硬件銷售虧損對樂視帶來的壓力,會更大。
而在其中,樂視顯然也是在背水一戰,即所謂“生態化反”到底能不能成功讓樂視通過內容付費來填補硬件虧損中的逆差。
且不論其他的內容衍生如電商,僅在影視劇資源上,5月6日,樂視影業注入樂視網方案正式披露之下,已經充分顯示出了樂視的圖謀,不僅通過電視這個低頻產品,占據家庭,而和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在線視頻競爭者形成距離鴻溝,更用原創內容來提升自己硬件里所擁有的獨占元素。
用別人都沒有的東西,來刺激付費習慣,這本也是版權越來越嚴格的中國文創領域所通用的法則。在樂視身上,會員的附加值更高,不僅是虛擬的網絡身份和觀看更多影片,還有一臺實實在在的電視附送。用來測試用戶對于會員和硬件的選擇的“會員免費日”的結果,以54.9萬臺的結果,顯示出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利好。
硬件免費出現在付費習慣培育幾近成熟的前夜,其實也就有了理所當然的踩點可能。只是,這依然是蒙眼狂奔式的豪賭,可能是先驅和顛覆者,也可能是先烈。
畢竟,先烈、顛覆者和跟風者,往往就是踩在了節拍前面、正中和后面的這么個細微差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