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后,逐漸喜歡上了張愛玲,高三是迷戀上了張愛玲。最近剛讀完她的一篇《傾城之戀》。
? 最喜歡《傾城之戀》首段和尾段“胡琴吚吚啞啞地拉著...道不盡多少蒼涼故事”。首段孕有傷感之意,為下文的故事發展埋下了一個很好的伏筆,而尾段則與首段相照應,還留以讀者意猶未盡,言已盡而情無限的惆悵之感。
? 剛開始讀不懂首段中,“上海‘節省天光’...白公館里的老鐘的十點是人家的十一點...”讀后想想大抵是暗喻白公館里奶奶老爺們的封建吧。
? 《傾城之戀》多運用對照 描寫等手法,是人物性格鮮明,躍然紙上。
? 現在我想來小議一下人物和內容。
? 白流蘇,一個新時代女性的代表。遠赴香港去尋找“愛情”(但也為了逃離白公館)。關于白流蘇有沒有愛過范柳原,就我看來,是愛過的,不是愛著的話那也一定是愛過,不然又怎會說出“炸死了你 我的故事就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著呢”的話呢。
? 范柳原,一個浪跡花叢的富家子弟,在香港的戰爭中終于想歸于平淡的日子和白流蘇結婚一起“死生契闊,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但婚后本性難改把流蘇當做了妻卻是將“情話說給了別的女人聽”。這個人物的設定的內涵就像是《紅玫瑰與白玫瑰》里的“朱砂痣”和“白月光”。要說范柳原沒有愛過白流蘇也是不能的,若范柳原不曾愛過白流蘇,他又怎會在夜晚電話給白流蘇說“我愛你”,又怎么會在想歸于平淡時和白流蘇結婚,要知道他身邊的女人比白流蘇強的不止一個兩個。
?再來說說白公館里的老封建們,他們也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果沒有他們,白流蘇也只是白公館里的一個白流蘇,就算擁有著新思想也不會去斷然實踐。
?再容我補充一下,白流蘇在我看來,不僅代表了新思想女性,更是代表了張愛玲自己。她講自己對愛情的渴望,對自由的向往,賦予給白流蘇,可以理解為白流蘇就是張愛玲想象中的自己,是她希望有一個意中人來帶著她脫離束縛,帶她逃離那個囚禁她的屋子,想談一場轟轟烈烈卻又回歸于平淡的戀愛,就像書中所說“為了成全他們,一個香港淪陷了,千萬人流離失所...但她一個女子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胡琴吚吚啞啞地拉著,又有多少說不盡的蒼涼故事......
(第一次寫,這是第二版,第一版沒保存 丟了,第二版比第一版粗糙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也是因為喜歡才想寫寫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