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讀讓我想起那個困在坑洞上、拉著即將折斷的樹枝的人:上有老鼠咬樹枝、下有毒蛇吐芯等、邊上還有猛虎環伺,這么絕望的時刻,這個人居然可以安心的品嘗樹葉上一滴蜜糖的香甜。
人這一生最大的自由,就是在面臨任何情境下,自己都擁有決定何種心態面對的選擇權。弗蘭克爾在納粹集中營三年、輾轉四個集中營,時刻徘徊在生死邊緣,依然能夠樂觀的面對并積極鼓勵獄友,一直等到成功被解救。若無希望在心頭,哪里等到人來救。
樂觀是一種能力,讓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愿意做好今時今刻、愿意享受當下。我們都需要擁有并培養自己的這個能力。
可是最近,我好像不樂觀。
今天的會議結束后,晚上照例是聚餐的。
一位子公司總經理過來敬酒的時候,突然問我:宵汀,怎么覺得你最近好消沉,聽不見你的聲音了,感覺你好像完全不在狀態。這次過來到現在都沒跟你好好聊聊了,發生什么事了嗎?訝異了一下:是嗎?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吧。這位哥哥很了然的點頭:你跟我一樣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是你真的也要學會好好休息才是,工作是做不完的。
嗯,原來在我不知道的時候,在大家的眼中,我已經飄忽了這么長時間了啊。突然有點不敢抬頭看對面的老大——領導,我這么長時間的不在狀況,您都可以當沒看見啊。
其實我也有點納悶,我一向是個很歡脫很樂觀的人。在某次培訓的會議上,我嫡親的師兄給我的成長建議是:成熟不是蹦蹦跳跳,不是笑的沒心沒肺——有這么坑人的師兄嗎?當著老板的面啊——可是為什么這么多天來我一直情緒低落至此呢?
寫文章沒讓我笑出來,得最佳沒讓我有啥感覺,就連買了最期待的一套書,也沒讓我笑容多過一秒。
我的情緒似乎在哪里出了問題,一直沒有走出來。
晚上聽了三班Angela的分享——很遺憾她因身體原因沒有完成,祝福她盡早恢復健康,年輕的小姑娘——剛好聽到她說的一句話:喪到無可救藥,就去閱讀。
閱讀,上一次看完的書之后,現在的這一本很難,一直還在看。
突然間頓悟了,知道自己最近這段時間為什么情緒這么低落。
我其實很少關注時事世事,對其他人的事情更沒有多感興趣。說的好聽一點是比較自我內心赤誠,但大約也是因此,我其實對情緒的感知特別的明顯,一花一草一顰一笑都可能把情緒傳達給我,無意中的還好,如果是主動的接納了對方的情緒,我可能會很長時間被影響而走不出。
上一本我看完的書,是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自打開那本書開始,我的情緒就始終在書里,沒走出來。
多么痛的領悟!
一直說要寫一篇讀后感,但似乎連打開第二遍的勇氣還沒儲存好。
如果不把這本書的讀后感寫出來,大約這個情緒很難走出來了。這大概就是,主動的進入了略帶傷感的喪的情緒,配合一夜入冬的秋風秋雨蕭蕭瑟瑟,情緒怎么激昂的起來啊。
所以這大概就是沒有按期完成任務的自我懲罰吧!看來如果想要從這樣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我就勢必要先把這本書的讀書筆記寫出來了。
那就把它作為明天的任務吧!今晚到底為止,該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