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只做一道菜,養活了三代人的泰國米其林一星街邊老店;僅供應牛排和綠色沙拉這一道菜的法式百年餐廳;每星期都能賣出3400多個牡蠣,依靠牡蠣秘制醬汁的配方,而生存百年的美國餐廳;還有37年只賣一道菜,卻能年入71億的日本牛舌餐廳;這些都是憑一道菜生存幾十甚至百年的老店,我們呢,在復制商業模式這方面是高手,因此中國開始遍地有了只賣一道菜的餐廳,而且大部分都是以魚為主打菜,原因是可以給魚賦予更多的附加值:
魚從千島湖空運過來;每天只有100條;燉魚的酸菜得發酵一個月;燉魚的水含有硒等礦物質;一個月最多只能訂餐8次等等,都是把特色魚賣到更貴的理由!
而且現在市面上經常看到的就是魚羊一鍋鮮,288元;海鮮面,328,里面放著紅菇、蝦、蟹!總之,這些高價的菜就是把稀有的食材往里堆,這樣才能顯示出所謂的貨真價實!
只不過,今天看到的熱搜,普通鯉魚都賣45元一斤,而且天天爆滿,讓我們不禁思索,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制配方?讓這么多人這么上癮?
2月10日,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月末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同比多增3.0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超額儲蓄”再度引發關注。
疫情是過去了,但是疫情后遺癥:高昂的存款積極性與民眾的低迷消費情緒始終是宏觀調控層面腦袋疼的一個難題,盡管國務院、商務部等部門一直出臺促進消費的措施,而且在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綱要》指出,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著力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消費需求。
有人說,現在消費低迷,是我們手里沒錢,但是只賣一條魚,賣價300多,不也天天爆滿嗎?說明這個店一定是做對了一個點,滿足了客戶的情緒價值,最大肯定性就是秘制湯料了!只不過,現在這種消費形勢,這種模式慎用,原因如下:
當前主流消費群體Z時代,他們是比較務實的一代,只關注實用,國潮風,喜歡極致性價比,這個在通過歐美和日本這一類零售業態的探索歷程中發現,生存好的企業也具有一些驚人的一致性。比如,用戶價值層面的一致性——優質低價。又比如,價值實現層面的共性元素:
其一,幫助用戶做減法。
我們常規的意識,覺得要用更多的產品種類把客戶留到自己的店面或公司,但是一直做減法的COSTCO過去20年的股價年化增幅達到19%。優衣庫在1995-2021年期間營收和凈利潤的年化增幅,分別達到了16.3%和19.2%。COSTCO的SKU數,常年保持在4000以內;優衣庫2000(ZARA則在1萬以上)。
其二,是極致性價比。一方面,打掉傳統的品牌溢價、過度設計、過度營銷,回歸基本功能和基本款;另一方面,則是自有品牌的崛起。ALDI和LIDL的自有品牌率高達90%+,COSTCO達到28%,迪卡儂中國區達到96%。
通過低價吸引客戶,然后開啟自己自有品牌,這樣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商業模式容易創新,比如蘋果在開創最原始的創新,獨有的IOS系統,而小米手機,進行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最后導致蘋果賣一臺手機,賺400多元,小米賣一臺手機,虧22元!
路要想走的遠,不能只在表面下功夫,得打造核心競爭力,就像芯片企業一樣,雖然近5000家芯片企業倒下,但是依然不能放棄芯片研發創新的腳步,因為任何一個環節依賴別人的話,最終結果就是被別人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