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鵬和劉微微終于要在一線城市買房了,兩年前還覺得不可能的事情,現如今卻成為了事實!
雙方父母和他們小家庭共同付了30%的首付,公積金之外還要負擔7千元的商貸組合,而平時的房租既要6000元,這對徐鵬和劉薇薇經濟壓力并不大。
有了自己的住房,免除搬家的折騰,生活質量也會提升不少。
徐鵬和劉薇薇是大學同班同學,也是一對校園情侶,而且感情相對穩定。
畢業時,劉薇薇選擇到南京工作,并把戶口落在了南京,而徐鵬則到一線城市讀研。
第二年,一對情侶雙向奔赴,劉薇薇跳槽到徐鵬讀研的城市互相陪伴著成長。
臨近畢業的時候,徐鵬和劉微微覺得將來在一線城市很難立足,徐鵬就把戶口落在了另一座二線城市。
當時的想法是,先在一線城市打拼幾年,然后退而求其次到二線城市發展。
畢竟有研究生文憑加持,徐鵬又是做技術的,收入頗高,他們兩個慢慢有了一些積蓄。
劉薇薇是家中的獨生女兒,從小不但享受到了父母所有的愛,而且父母盡可能地給了劉微微好的教育資源。
父母雖然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但他們生活上一直精打細算,家庭開銷計劃經濟:父母一方的收入維持全家的基本生活,另一方的收入雷打不動地存入銀行賬戶。
這些年不但培養劉薇薇成長,還購買了一個新房子,把舊房子出租,收取租金。
徐鵬家條件相對優越一些,父母都是體制內的工作人員,看問題更加長遠一些。
在徐鵬剛上大學那一年,父母就在本地按揭了一套小高層,如果徐鵬將來回本地發展,這套房子就是徐鵬的婚房。
劉薇薇和徐鵬的戀愛關系得到了雙方父母的認可,徐鵬工作后,兩個人的婚事提上了日程,雙方父母到他們的工作地坐在一起商量他們的婚事,并確定了結婚日期。
后來在徐鵬的家鄉,父母給一對新人舉辦了隆重的婚禮,兩個年輕人從長達9年的戀愛,順利走進了婚姻。
按照相關政策,婚后第二年徐鵬在一線城市取得了購房資格,雙方父母立馬行動起來。
劉薇薇的父母賣掉了老房子,連同手里的積蓄湊了幾十萬;徐鵬的父母取出公積金,連同平時的積蓄也湊了同等的金額;兩個年輕人拿出所有的積蓄,終于湊夠了房子的首付。
徐凱的父母擔心他們還房貸有壓力,給兒子兒媳鼓勁:“有壓力的話,我們幫助負擔一部分房貸。”
而劉薇薇的父母也亮明觀點:“我們的退休金不高,但養老沒有問題,只要小家庭需要幫忙,我們隨時上陣。”
目前的劉薇薇和徐鵬,即便背負那么高的房貸,不用負擔雙方父母的養老問題,而且父母還有能力給他們小家庭幫助,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
好的婚姻講究門當戶對,資源匹配,雙方家庭都有經濟實力,年輕人的婚后生活就會從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