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總結 2017年3月30日

日常總結 2017年3月30日

ORID:焦點討論法

O-Objective:客觀事實層次

  • 關于今天的工作, 你記得什么?
    早上證券投資學、Matlab,中午到下午圖書館,看了一下科學哲學,思考了什么叫簡單什么叫復雜,什么叫買賣,思考了什么叫人性。晚上得出了關于人性能用的定義,把Matlab作業做完。

看了一句話:『想要成為真正的成年人,就必須超越這個階段:只有男人不再尋找自己的母親,女人不再尋找自己的父親,我們才能準備相愛的年輕人。』

R-Reflective:感覺反應層次

  • 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緒

    • 有點累吧,平平淡淡了,然后沒睡夠腦子有點累有點亂。
  • 今天的高峰是什么?

    • 大概能說明什么叫人性
  • 今天的低點是什么?

    •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我還有點弱。

今天在思考人性的時候有那么一瞬間不淡定了,大概是因為我本來是人,在這里思考我不能脫離我自己去思考吧。但后來弄懂了還是挺好的。

想人性、簡單、復雜、買賣的時候腦子有種要炸的感覺,看了兩分鐘《The Big Short》結合今天上證券投資學的思考。

One of the hallmarks of mania is the rapid rise in complexity and the rates of fraud.

大概簡單就是反人性的,曾經跟一個學習很好的小伙伴聊天,他認為所有東西都是復雜的,而我覺得什么都是簡單的。我們都沒有錯,今天早上講保本基金的時候,我覺得這太復雜了,我認為投資還是簡單點好,但什么叫簡單,什么叫復雜,怎么在這里面平衡呢,其實這還真有難度。保本基金是先買債券,然后拿賺了的錢去投資股票,最終實現一個保本增長。其實這里只是繞了一下罷了,但我不值得為何覺得這里已經有點復雜了。在中午,我在思考『借唄』的實際年化利率是多少的時候,查看了昨天的那個XIRR函數,這個函數其實有一部分折現的思想在里面,現在的1元和未來的1元是不等值得(等價不等值)。其實我在保本基金的思考中就進入了一個人性的認識中,可能是因為收益太低,和操作時間長還可能面臨收益減少。在這里其實我沒有考慮到,收益可能增加這一部分。但是復不復雜,我真不知道。不如我來定義一下簡單,簡明單一;復雜,繁復多樣。既然這樣的話,其實保本基金也可以算是復雜。但是我覺得這兩個詞語遠遠不夠,我又創造了兩個詞,簡單結構和復雜結構。簡單結構,無限個不重復的簡單操作的疊加。復雜結構,無限個可重復的簡單操作疊加。其實復雜結構跟復雜已經區別不大了。但是這樣提出來是為了說明金融衍生品。(這部分是因為思考的時候感覺《The Big Short》能給我靈感,然后我看了一下提出來的。)在《The Big Short》中提到一個金融衍生品叫CDO,用上面提出的概率來說,CDO是復雜結構的的金融衍生品。CDO是什么,CDO叫債務擔保證券,簡單點理解就是兩個人A、B在賭,然后外場的人C、D在賭A、B誰贏。為什么叫復雜結構,因為賭上賭,復雜結構中提出就是重復,這里重復了我就說這算復雜結構了。

還有一個就是買與賣的概念,買賣是包含物品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的買賣,那服務的買賣呢,一般我們在這個時候會說提供服務,服務是賣出一部分使用權。

我所想得人性的定義是,每個個體(人)對不同的人或物的感情是不一樣的(用孔子那套說是厚薄,我更喜歡厚薄這種說法),這導致了人的各種奇怪的行為,我們稱導致這行為發生的東西叫人性。

既然科學的科學是存在問題的,那么科學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那么側面反映了定義也是存在一定問題的,那么貝葉斯確實是理解世界的一個好方法,或者說分類法其實就是這個世界,也就是畫框架了。那就是理論不需要完美這個理論的支撐。

I-InterpretIve:詮釋層次

  •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 人性的不完全定義
    • 買賣的不完全定義
    • 簡單復雜的不完全定義
    • 演繹法和歸納法
    • 到期收益率和IRR函數
    • 奧卡姆剃刀
  • 今天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什么?

    • 再一次領悟:理論不需要完美,能運行就好,快速迭代+殘缺理論足夠了。

D-Decisional:決定層次

  • 我們會如何用一句話形容今天的工作

    • 思考了不少,仍需一些更清晰邏輯。
  •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繼續努力?

    • 當然是灰常重要的學習

生活的Bug

  • 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原因
  • 我做錯了什麼
  • 正確又該怎麼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