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以前就是打算寫下這篇文章的,記錄自己是否堅持寫作。其實很早以前就準備繼續寫,但因為各種緣由都放棄,終其原因,其實就是自己沒有下定決心來做這件事,可憐的自控和自制。一個月前下定決心開通公眾號,買了一個課程,卻突遇簡書,發現這里有我想要的東西,于是暫時放棄經營公眾號,準備先在簡書深耕,然后再做打算。
昨晚更文,發現即將到達五萬字的目標,再看看時間,馬上就滿一個月。沒想到自己在簡書上面堅持寫了一個月,有些文章是之前寫的,稍作整理后發布投稿,大多數還是注冊后寫出來的,本以為自己現在很難寫出點東西來,畢竟在高中畢業后寫作就停止了。這個斷層一直是阻止繼續寫下去的障礙。有一天翻到以前的筆記本,是自己寫的小說,密密麻麻的手寫文字,還配有插畫,心底忽然就被震動,那時的自己就知道為喜歡的事情努力,為什么越活越回去了?于是下定決心,為了所愛堅持一次。
關于寫作
每個人心中對待寫作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
于我而言,這首先是一個通道,通向靈魂深處,挖掘心底最真實的想法,也是一個掏空自我的過程,然而這個過程是孤獨的,需要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然后從頭腦產出。其次,寫作是一種對話,和自己,和他人,和世界。寫出文章來,自己會去讀,其他人也會讀,不在同一個空間的人會讀,文字最終會被留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在讀其他人的文章時候,是和作者在進行對話,這是一種精神交流。然后,寫作是一種分享。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故事。把你所想分享給朋友,分享給陌生人,把一些能量傳遞給別人。
這是現在的自己對寫作的理解,年少時的自己是無法給出這樣的理解。那時只是覺得有一塊地方可以抒發一些情緒,滿心的歡喜,單純地想要描繪出精神世界里的光怪陸離。慢慢長大,感覺文字應該有溫度,并能帶給讀者一些有益的東西,所以我也寫雞湯,我覺得這個世界還是無法離開基本的真善美。
當然,寫作僅僅是愛好,并不能長久。如果沒有更多的認可,就會終止。所以我也一直矛盾,一方面不愿意賣字,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出書賺錢。后來想想,這并不是很矛盾,只是自己困擾其中。我們為什么不能用愛好賺錢?能夠出書說明文字本身是好的,你也獲得了大眾的認可,才更有動力堅持下去。永遠無法出書,那也許就只能自己深陷其中,抱憾終身,也無法寫出更多的作品來。比如曹雪芹,終其一生,就寫出了《紅樓夢》一本巨著,如果他的才華早些得到認可,那也許會有完整的《紅樓夢》,會有第二部,第三部。
不過,我們也不能用更多的功利心去寫作,為寫作而寫作。看到有作者寫亂倫,人性的骯臟,以此博眼球,看完之后只覺不舒服,并無其他。可這樣的作者人氣還很高,評論很多條,不是嫉妒他寫得好,只是不明為何這么多人喜歡看這樣的文章。我覺得好的文章還是應該傳遞人性的美和正能量。真正能夠流傳下去的作品應該是這樣的。
這一個月的堅持讓我明白,路還很長,但只要堅持,希望還是滿滿的。
關于雞湯文
很多人現在厭惡雞湯,雞湯網文確實多如牛毛。開始寫文的時候,有小朋友就建議不要寫,其實我寫的雞湯也不算多,偶爾寫寫。但在簡書寫作后發現,雞湯文滿天飛,可大家仍然喜歡看,只是你以為你不愛雞湯。
細細想了這個問題,總結得出,不是大家厭惡雞湯,而是經歷了無數次正面說教,喝了多碗雞湯,可事實并沒有得到多大改觀,于是就不再信任這樣的雞湯。但內心又需要雞湯。因為我們被世界傷得遍體鱗傷的時候,還是需要一絲安慰的。
這就是為何雞湯依然受歡迎,還是有人看。
關于文字風格
看到簡書上有成功的作者介紹如何寫文的,首要的任務是給自己的文字定位。建議很好,最初在簡書上寫字的時候,有些故意迎合讀者的意思或者選擇時下熱門的題材來寫,慢慢發現,那不是我想要寫的東西。意識到后,糾正自己的想法,改正自己的做法。
我想,現在我不會寫年少時那樣辭藻華美,和現實脫軌,只憑想象的文章。亦不會寫過于尖銳,文風特別突出的怪文。寫文的初衷是分享自己的思想,還是要詢問心底最真摯的聲音,寫出能夠引起共鳴的文章。當然,也許有人會覺得寫得不怎么樣,這是正常的表現。每個人的文字都不可能得到每個讀者的喜歡。也許會收到批評,這是好事,如能采納,可以幫助文字精進。愿寫作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能幫助自己進步。
希望自己能夠沉淀更多,然后寫出更多有深度的文字。當然積累一段時間后,還是會嘗試寫小說。畢竟只有小說,才能無盡表達一些東西。沒有一種文體可以做到這樣。暫時先寫生活的所見所聞,一些感動人的小故事,書評,和能觸及靈魂的影視劇、電影觀后感。重在分享和傳遞自己的所感。希望讀者讀到的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文字。
關于閱讀
現在的自媒體平臺很好,寫完就能投稿,并分享出去。我會把一些文章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并不全是為了積攢自己的人氣,最終還是希望有人能讀到并做交流。
事實不盡人意。現在愛閱讀的人真的不多了。或許是現在快餐式的閱讀模式導致現在的人們失去了深入閱讀的興趣。轉發朋友圈并沒有積攢人氣,反而在簡書平臺收獲了讀者和鼓勵。簡書平臺上的用戶們大多都是愛好閱讀的,還能靜下心來看看。這是個可怕的現象,對于讀者而言,對于作者也是。沒有一個交流的過程,并不利于后期寫文。
和簡書上一個關系不錯的讀者聊過,她也覺得現在的人都不愛閱讀了。H也和我說過,大家覺得看看圖片,看看視頻更直觀更方便。可是,閱讀最基本的想象都失去了,直觀有什么用呢?
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總還是會有人讀到我的文字。只希望大家能夠更熱愛閱讀就好。
關于拒稿
我想,還沒成為簽約作者或者出書之前,很多作者都是會經歷這件事的吧。畢竟不是每個人寫出的文字都能對上編輯的胃口。但是,有一點必須說,我覺得簡書上的有些編輯根本不看文章內容,只看形式就給拒稿了。這就讓作者們郁悶了。我有幾次被拒稿都是這樣。
不過,即使被拒稿,好的文字仍然是能到賞識的,還是會有讀者點贊。只是,因為編輯的原因,作者失去了更多的曝光率和人氣。
或許寫文章和讀文章本身就是主觀意識的驅動而形成的,發生這種事件的概率還是很大的。不過,真正愛好寫作的人也不會在乎的,畢竟寫作的初衷也不全是為了這。許多大作家未成名前都有被拒稿的經歷,何況我們這種小菜鳥。這也能成為繼續寫下去的動力,無論被拒多少次,都不放棄。
拒稿又怎樣,你又阻止不了我寫下去。張三不愛,也許李四愛呢?
最后的話
簡書平臺不僅為寫作愛好者提供一個寫作平臺,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臺。在這上面,大家都是有著共同的愛好,寫文的人當中不乏有才之人,當然也有很多質量不高的文章,不過多少都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所以,這一個月以來還是有些許領悟。寫出此文,分享給眾多在簡書上堅持碼字的人。
愿自己能堅持完成十萬字的目標。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