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我踏上了回家的火車,坐在我對面的是兩位阿姨,年齡大概40多歲,看親密度應該屬于閨蜜級的姐妹花。
她們坐定,和我相視一笑后,就開始談論著公司產品推廣的事情,雖然我的眼睛時不時地看窗外的風景,但我的耳朵卻一直在聽。
在說到營銷推廣的事時,兩位阿姨搖了搖頭,露出一副無語的表情。
“唉,小李真是扶不上墻了,當時不知道怎么把他招進來了,業績上不去,還天天找理由。”
“他不想著把業績提高,一會說沒女朋友沒動力,一會說父母不要讓他這么累。他呀,以后做啥事都成功不了。唉,思想太不成熟了,還找著一些漂亮的理由,以后肯定吃虧的。”
我聽完這樣一段對話,望著窗外,臉刷地一紅,心里五味雜陳。
仿佛我就是那個業務員小李,反觀自己,確實經常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搪塞自己的不努力。
不夠成熟,漂亮的理由就成了花瓶,經不起歲月沉淀,終究變得不堪一擊。
02
想想最近的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但也沒到掛科的地步,同學問我原因,我笑呵地回應,重點不詳細、記憶力太差,題目比較偏。
現在想想這個理由太可笑,沒有背完就是沒有背完,該怎樣就怎樣,別人沒那么在乎,也不要自欺欺人。
想起電影《摔跤吧,爸爸》,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抱怨訓練太累,每天睡覺疼的要命,同學們都說摔跤是男孩子做的事,女生摔跤真的很羞恥。
這理由,漂亮。
在村民的眼里,女生就應該呆在廚房,到了一定年紀要嫁人,傳統的思想被妥協,根本沒想過未來該以哪種方式去生活,要不怎么說他們還不太成熟呢?
周國平說:
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
牽強的理由被決然否定,剪去了長發,換上了短褲,活生生的假小子,最終在14歲朋友的婚禮后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如果父親心疼孩子,不愿他們受苦,那她們的命運也和那位朋友一樣,有可能會嫁給一個不認識的男人,度過終生。
父親這樣做,是為了讓她們以后的生活更有底氣,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國家。
有些時候我們會突然長大、突然成熟,是生活給我們上了一課,這課太珍貴了,一生也沒有幾次頓悟。
03
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人們常常熱衷于談論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和躲避那不堪的一面,不堪可以不談,但只要提及便要實事求是,蠢了就是蠢了,錯了就是錯了。
在你沒強大之前,所有的理由都不“漂亮”。
很多人會把這些漂亮的理由當成自己的保護色,而這保護色,無疑暴露自己弱點,比如虛偽、自卑、自負……
而身邊那些漸漸變得成熟、穩重的人,總在默默耕耘,話不多,心不亂,一直穩健穩步。
如果要讓我找身邊有“成熟”標簽的人,那浪哥絕對是首選人物。
我們從小就認識,經常被老師夸,桌子永遠干干凈凈是我童年對他僅有的記憶,到了大學,他考進了211,選擇孤身創業。
他可以靠父母得來的訂單,卻要靠產品來說話,他對誰都不嚴肅,工作是他最苛刻的事。
每個月都會在朋友圈里曬出自己的書單,還拉著幾個朋友一起進步、一起學習。身邊的朋友都夸,他全身都有閃光點,讓人羨慕。
在我看來,成熟,并不是一定要西裝革履,也不是沉溺游戲花叢,而是可以穿上家居服上街賣菜,親朋好友覺得靠譜對他信賴和放心。
成熟,是一步步走出來的,也是對未來最漂亮的態度。
04
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成熟與否,不是出口成章,不是夸夸其談,說出許多深刻的道理,或者是思想境界達到很高。
而是待人接物讓人舒適,保留自我的棱角又有接納他人的圓潤而活著。成熟的人不需要辯解,僅僅一個微笑就夠了。
不卑不亢,清澈生活。
經歷的多了,自然也就慢慢成熟了,這也是成長過程中必經歷的。
直到現在,我還沒真正的成熟,所有的事情都正在經歷。
成熟有時是一瞬間的事,但有時也是一輩子的事。
要學著面對真實的自己,也許不夠好,也許不夠努力,也許不夠漂亮…這一切也都在經歷,終會有那么一天,你回過頭看過去的自己,些許幼稚,些許不堪,還有些許可愛。
而那些“漂亮”的理由就像是轉瞬即逝的一道光,可以留存在在記憶里,但不要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動里。
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的結果和豐收。
成熟,真的不需要太多漂亮的理由,
因為我們本身,就足夠迷人。